|
|
1、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序号
|
课题名称
|
来源
|
年限
|
本人所起作用
|
1
|
S波段光通信放大器和激光器研究
|
深圳市科学技术局
|
2003.1-2004.12
|
主持
|
2
|
光纤拉曼放大器研究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
2002.1-2003.12
|
参与(3)
|
3
|
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4.1-2005.12
|
参与(2)
|
4
|
磁性光子晶体中的法拉第旋转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5.1-2007.12
|
参与(2)
|
5
|
用于本科教学的光纤激光器实验系统的研制
|
深圳市激光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
|
2007.1-2007.12
|
主持
|
6
|
包层泵浦医用2mm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研究
|
深圳市科学技术局
|
2007.1-2009.12
|
主持
|
7
|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超短光脉冲源的研究
|
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基础研究计划
|
2011.1-2013.12
|
参与(2)
|
8
|
百瓦级掺铥脉冲光纤激光器研究
|
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
2014.1-2015.12
|
参与(2)
|
9
|
基于1mm/1.5mm双波段脉冲光纤激光器的超宽带超连续谱光源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2014.1-2016.12
|
参与(2)
|
10
|
基于非线性计算全息的非傍轴自加速光束产生与调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
2015.1-2017.12
|
参与(2)
|
2、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2010年以来)
序号
|
题目
|
刊物名称
|
署名次序
|
时间
|
1
|
国产掺铥双包层光纤光谱特性研究
|
应用光学
|
通信作者
|
2010
年
5
月
|
2
|
可调谐掺铥双包层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
第一(EI)
|
2011
年
3
月
|
3
|
Q-switched thulium-doped domestic silica fiber laser
|
CHIN. PHYS. LETT.
|
通信作者(SCI)
|
2011
年
4
月
|
4
|
双端泵浦掺铥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
应用激光
|
通信作者
|
2011
年
8
月
|
5
|
掺铥(Tm3+)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研究
|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第一
|
2012
年
2
月
|
6
|
主动调Q掺铥双包层光纤激光器
|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
第一(EI)
|
2012
年
9
月
|
7
|
可调脉冲宽度的调Q掺铥双包层光纤激光器
|
应用光学
|
通信作者
|
2013
年
4
月
|
8
|
基于MOPA 结构的掺铥光纤放大器
|
Journal of Optics Applications
|
通信作者
|
2013
年
12
月
|
9
|
基于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的被动调Q掺铥光纤激光器
|
Journal of Optics Applications
|
通信作者
|
2013
年
12
月
|
10
|
Soliton dynamic patterns of a passively mode-locked fiber laser operating in a 2 μm region
|
Laser Physics Letters
|
通信作者(SCI)
|
2015年4月
|
11
|
Dissipative Soliton Resonance in a Wavelength-tunable Thulium-doped Fiber Laser with Net-normal Dispersion
|
IEEE Photonics Journal
|
通信作者(SCI)
|
2015年6
月
|
12
|
连续泵浦掺铥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自脉冲现象
|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
第一(EI)
|
2015
年
7
月
|
3、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序号
|
奖项名称
|
授予单位
|
署名次序
|
时间
|
1
|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中国科学院
|
第四
|
2000年
|
2
|
“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
深圳大学
|
独立
|
2004年6月
|
3
|
2mm双包层掺铥光纤激光器及其光束质量测量(科技成果鉴定)
|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
|
第一
|
2007年7月
|
4
|
深圳大学学术创新奖三等奖
|
深圳大学
|
第一
|
2007年12月
|
5
|
深圳大学学术创新奖三等奖
|
深圳大学
|
第一
|
2008年12月
|
4、学术兼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