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培养
培养计划:
1、青年教师培养采用“导师制”
     每一位新教师入职后,要参加学校岗前培训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由高级职称教师对其进行“一对一”辅导,通过参与听课、课后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观摩教学等过程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课程组还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师资培训和教学研讨会,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机遇和环境。
2、吸收青年教师进入科研项目研究,鼓励青年教师多参加学术活动
     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高水平科研中给青年教师提供空间,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让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鼓励青年教师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如陈红艺博士入职第二年就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本课题组的青年教师现均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近5年来,课程组教师主持和参加了近20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市、校级科研课题,并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3、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利于青年教师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
    本课题组的青年教师在工作的同时,不脱产进行博士研究生的攻读,如袁霞、艾月霞老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在攻读学位期间,学校提供部分学习费用,并且在工作量方面适当予以照顾。
4、担任班导师工作,把教书和育人结合在一起
     课程组老师还担任班导师工作,和学生沟通交流,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朋友。如杜戈果连续五年担任新生学习导师,苏红担任2012级电子1班班导师,杜晨林担任2010级、2013级新生学习导师,袁霞担任2013级光信1班班导师,陈红艺担任2011级光信2班班导师和2015级电子2班班导师,吴国城担任2012级电子3班班导师。
成果:

     青年教师在理论基础、教学实践、科研创新诸方面得到提高,杜戈果已完成深圳大学“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并已获得教授资格;课程建设期间,杜晨林老师和苏红老师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晋升教授,艾月霞老师和袁霞老师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考取本校光学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生。近五年来,有10多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进行论文交流。杜戈果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锻炼,已成为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其业务水平和教学效果受到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参加深圳大学首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获得三等奖。课程组获2012年深圳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被新建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近年来课程组承担了3项广东省教研改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