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督导评价


深圳大学督导小组成员黄云森教授点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黄云森教授(深圳大学教授,深圳市电脑学会会长,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评价: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时间早,一直坚持课程改革,不断学习全国先进高校的经验,并以特区改革精神不断对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探讨中提出过不少好的建议,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经过多年建设,该课程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主要特色有:

课程体系性强。课程注重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基本技能培养;课程考虑了与计算机专业、非计算机专业后续课程的衔接,还考虑了与其他一些课程组成课程群,保证了学生在校四年“计算机学习不断线”。

课程组教研成果多。课程组十分重视教学研究,教研课题多,教研成果多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和教学软件奖。

课程组十分重视教材建设,重视教学内容精选和更新。十多年来正式出版的教材多,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课程组重视“用计算机教计算机”。重视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制作了很好的课件,建设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课程组人员结构合理。课程组充满朝气,教师勤勤恳恳课程建设十多年,责任心强,教学效果好。

该课程从校重点课程、省级重点课程到省级精品课程,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在发展和创新,现在申报国家精品课程,本人认为符合条件,特此推荐。

深圳大学教授    黄云森                 

深圳市电脑学会会长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2009年5月28日           

 

深圳大学督导小组成员凌静教授点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凌静教授(深圳大学教学督导组专家)

评价:《计算机导论》是深圳大学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也是我校第一门省级精品课程,每年选课人数有近6000人,教学工作量大,覆盖面广。该课程具有一支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成绩显著,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在校内具有很高的声誉。

教学督导组很重视该课程各教学环节的执行情况与教学质量,经多次检查,对该课程的评价如下:

重视课堂教学:该课程组的每位教师都很认真备课,课程内容娴熟,重点难点突出,讲课热情,精神饱满。大多数教师能与学生课堂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能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对讲述内容的理解。多数教师能有意识地将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应用介绍给学生,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开放实验教学:《计算机导论》的实验课借助于课程网站实现,包括实验的发布、提交、及实验报告的批改,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该课程的实验内容突出其实用性,学生通过实验课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方面收益颇多,效果良好。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还聘请了多位计算机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协助教师辅导实验,使学生的问题能及时解决。

坚持教学研究,教改成效显著:十几年来,该课程组的教师在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多项教学研究课题,出版6部授课教材,曾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教学研究与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计算机导论教学效果好,学生受益大,教改成效显著,得到督导组专家的充分肯定。特此推荐《计算机导论》课程申报国家精品课程。

深圳大学教学督导组          

凌静          

2009年6月2日           

 

« 返回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组

版权所有2013© v3.0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系
                           中国广东深圳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 邮编:518060 电话:86-755-26534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