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9/15 09:11:35
粤港澳台四地的创意及文化产业各具特色,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省与港澳台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合作也日益频繁,尤其是粤港、深港之间的合作日渐深入。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借鉴港澳台文化及创意产业的经验和优势;建立四地文化创意产业互动与合作的平台也十分紧迫。因此,深入考察四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性研究、理论提升和政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2011年2月起,我中心
丁未
教授主持展开了项目名称为《粤港澳台文化产业发展年度报告》(2011)的研究,该项目由我中心
丁未
教授主持协调,尹连根、周裕琼、黄春
平副
教授及台湾铭传大学的助理教授段琪瑄、台湾世新大学副教授许安琪、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冯应谦参与。 该项目整合了粤港台三地高校文化产业研究人员的资源。项目协调及主持人
丁未
教授近年来主持了教育部、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深圳大学创新团队等多个项目,在科研方面与香港、台湾高校的学者也有着良好的合作经验。此外,该项目研究人员还包括我中心在南方报业集团工作多年的
尹连根副
教授和对网络文化传播多有研究的周裕琼副教授,两位在传媒业、IT业研究方面对广东省的情况较为熟悉;在台湾方面,由深圳大学鹏城学者、台湾学者
郭良文
教授牵线搭桥,与台湾第一位创意文化产业专业博士邱琪瑄助理教授、台湾世新大学对文化创意产业多有研究的许
安琪副
教授就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研究达成了合作;在香港方面委托在香港城市大学做2011年度访问学者的黄春
平副
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多年从事香港文化产业研究的
冯应谦
教授达成了合作。 该课题目的在于通过对2010年四地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最新动态的深度考察,比较四地文化产业特色及优长,实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协同合作,为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为粤港澳台四地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参考。 该课题的基本内容包括:2010年粤港澳台四地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规划;2010年粤港澳台四地文化产业体系;2010年粤港澳台四地文化产业布局,重点是对各地文化创意产业链、产业圈、产业园的发展总结;2010年粤港澳台四地文化产业市场体系,主要是对四地的文化产业人才、产品、信息、技术等文化要素市场和四地的文化会展演艺产业带(包括交易会、博览会、文化节、演出市场、品牌市场)进行分类考察;2010年粤港澳台四地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2010年粤港澳台四地文化产业发展总结,包括四地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理论总结、未来合作平台建设的可能性、政策建议等。 本课题年度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2010年粤港澳台四地文化产业政策与规划;2010年粤港澳台四地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按港台文化及创意产业十一大分类,择要对2010年各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动态进行梳理和总结;2010年粤港澳台四地文化产业布局:重点是对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圈、产业园的发展总结;2010年粤港澳台四地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对四地的文化产业产品、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要素市场,四地的文化会展演艺产业带(包括交易会、博览会、文化节、演出市场、品牌市场)进行分类考察;2010年粤港澳台四地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2010年粤港澳台四地文化产业发展总结:包括四地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理论总结、未来合作平台建设的可能性、政策建议等。 此外,
丁未
教授在研究中,提出了几个粤港澳台四地未来文化与创意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如何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进行政策、产业、金融、人才、信息等各方面的合作?如何搭建一个有实质性发展规划与项目的平台? 2、粤港澳台四地是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如何在文化及创意产业发展中解决文化的现代与传统、科技(尤其是新媒体技术)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是这四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年度报告要围绕着四地产业发展特色,力图在理论上回答这两个关系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 3、如何处理政府、企业、民间三者的关系,以促进四地的合作。 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粤港澳台四地资源互补、产业联动、优化竞争,建立良好的跨地区合作而言,具有切实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