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周裕琼在SSCI发表系列英文论文
 

2011/09/15 12:10:39

 

尽管中国本土的传播学研究已经历时三十载,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却很少有中国学者可以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与国外同行展开平等的学术对话。国际化不足已经成为限制中国传播学发展的一大瓶颈。过去三十年,来自中国内地的、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英文论文的传播学者可谓寥寥无几。但是,从2006年开始,我中心的青年学者周裕琼以一年一篇的速度在SSCI期刊(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New Media & Society,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上发表论文,引起了海内外华人学者的关注。这一系列文章采用严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深入考察互联网对中国社会舆论、媒介从业者以及青年一代的影响,涵盖了新媒体的采纳、使用与效果这三大研究领域。

一、试水书评发表在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006年秋季,周裕琼在Public Opinion Quarterly(《舆论学季刊》是一本历史悠久的SSCI期刊,在传播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学领域都享有盛誉)上发表上千字的书评,评点了Grey Myers所著的Matters of Opinion: Talking about Public Issues(剑桥出版社出版)。本文认为,孤立地看待各种舆论而忽视其表述语境将会使研究者误入歧途,无功而返。因此,研究者可以运用Myers所提供的社会语言学视角来深入分析各种舆论生产的语境,如日常的小组座谈、广播中的听众来电以及电视中的采访互动。本文指出,Myers的著作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长久以来被忽视的事实,即,人们不但通过交谈来表达观点,更重要的是,人们通过观点表达来与人相处。相对于随后的实证研究论文来说,这篇书评只是在国际学术界的一次试水

二、在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上发表论文,考察网络舆论与媒介报道之间的关系

2007年春季,周裕琼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传播学刊》,由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国际传播学会主办的传播学界最高级别的SSCI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近万字的实证研究论文Parsing Framing Process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Online Public Opinion and Media Coverage(中译名:《剖析框架过程——网络舆论与媒介报道之间的互动》)。这篇论文从西方的经典的框架理论(Framing)出发,以2003年发生在哈尔滨的宝马撞人案所引发的社会关注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了网络舆论与媒介报道之间互相建构和设置框架的动态过程,主要内容如下:

由于目前大多数国人并非网民,所以,网络上的声音必须渗透到传统媒体才能获得全国网民一声吼,中国也要抖三抖的魔力。而另一方面,传统媒体的报道也会对网络舆论产生反作用。把前者界定为框架建构,后者界定为框架设置,本文深入分析了网络舆论与媒体报道之间的互动。本文对04年初关于苏秀文宝马案的网络讨论(206篇)和媒介报道(114篇)进行内容分析,并界定了9类网络舆论框架和10类媒体报道框架,它们分别具有定义问题、分析原因、道德评价、对策建议的功能。然后考察网络舆论对一周后的媒体报道的框架建构功能,以及媒体报道对一周后的网络舆论的框架设置功能。

统计分析表明,在宝马案报道的初期,网络舆论不但使一个交通事故上升为举国关注的议题,而且显著影响媒体报道对此事件的解读;但这种框架建构功能在后期则日益减弱。而另一方面,媒体虽然是网民获得宝马案相关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但媒体所使用的框架却对网络舆论影响甚微,中国网民的自主性从中得到彰显。

这篇论文针对框架过程给出了一个较细致的双向模型,并在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价值。通过本文所建构的模型,我们能较为清晰地看到一则新闻事件是如何引起公众讨论和媒介报道,从而上升为社会议题,而随着框架的演变,人们对该议题的关注又是如何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到社会体制的方方面面,并最终回到解决对策这一建设性环节中来。框架理论(Framing)近来在西方传播学界颇受关注,成为继议程设置和涵化理论之后又一重要的传播效果理论。然而,长期以来框架理论在概念上都存在模糊地带,而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缺陷。一直以来,学者热衷于辩论框架理论是否为议程设置理论在第二层面的延伸,但是却不能给出强有力的实证支持。而本文则在概念和方法上回应了长期以来的争论,在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后人进一步辨析两个理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较好的切入点。

同时,这篇论文对网络舆论的民主意义的探讨也对中国政治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尤为重要的是,虽然本文的个案来自中国,但在研究过程中遵循了严谨的社会科学规范,并采用了具有普适价值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这就使本文的发现既能适应中国的具体国情,又能在国际范围内引发共鸣、获得认可。在中国传播学界,本土化和国际化的辩论由来已久。以中国为背景的研究,哪怕再好,在国际同行眼中往往被视作一个有趣的个案而已。而这篇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者之间的平衡,为中国传播学研究突围找到了一条出路。

这篇论文的学术影响是勿庸置疑的,它是中国内地学人在国际传播学最高舞台上的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亮相,显得尤为可贵。在该学刊邀请国际著名学者所作的匿名评审中,这篇论文受到了评阅人的极高评价。下面是一段节选,详细的未删节版的评审意见请参见附录一:“I don’t have any substantive recommendations for changes. I think the paper stands on its own, and I have never actually concluded that with a paper before.”(翻译如下:我对该文没有任何修改建议。我认为它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而我过去评审的任何一篇论文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因为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的匿名评审队伍由国际传播学界最高水平学者组成,该评阅人的意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本文发表短短两年半时间内就被英文论文引用六次(详见附录二),引用者中包括Dietram A. Scheufele这样的著名学者。而提出议程设置理论的Maxwell McCombs所指导的学生Sharon Melissa Meraz在博士论文中两次引用了本文,其中有一段引用超过了100多个英文单词,详细转载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发现,这在英文学术写作中是不大常见的。由此可见,本文在国际学术圈内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版权问题和语言障碍,国内能接触到这篇文章的研究者不多。尽管如此,已经有两篇中文学术论文引用了本文(一篇发表在《国际新闻界》,一篇发表在《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详见附件)。在《20072008年中国传播学发展报告》一文中,作者花了一整段来介绍这篇论文,指出本文用严谨扎实的研究为世界传播学发展提供了中国案例(哈尔滨宝马案……该研究对传播学理论有所深化突破,中国网民对媒体框架的缓冲设置潜力则体现了中国当代社会的风貌。

三、在New Media & Society上发表论文,考察媒介从业者对互联网的采纳

20086月,周裕琼以独立作者身份在New Media & Society(《新媒体与社会》,是国际学术界关于新媒体研究的主流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Voluntary Adopters vs. Forced Adopters: Integrating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 and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o Study Intra-organizational Adoption(中译名:《主动采纳与被动采纳:整合创新扩散论和技术接受模型来考察组织内的创新采纳》),考察中国新闻记者对互联网的采纳过程,尤其关注新媒体在组织内层面的扩散。
本文融合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和新技术接受模型(New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来分析互联网这项新技术如何在媒介从业者中获得广泛采纳。根据组织内人员在采纳创新时所体现的自愿性,本文把他们分成四大类别:主动采纳者、被动采纳者、坚定的非采纳者和休眠的非采纳者。基于对全中国16个城市56家媒体中近千名记者的问卷调查,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证明:主动采纳者背后的推动因素主要与个人背景和心理特征有关;而被动采纳者背后的推动因素则主要与组织特征和工作评价有关。那些认为互联网具有较好的优越性和较强的易用性,并且在社会中流行程度较高的青年男记者最有可能成为主动采纳者;而那些职称较高的、身处技术较完善的大型媒体机构的、认为互联网能提高工作业绩的记者最有可能成为被动采纳者。

本文理论价值在于对已有的创新扩散模型进行了发展与完善。在方法上,本文是一次规范的定量研究,而它在全国范围内所搜集到近千名媒介从业者的数据本身就很有价值。而且,本文所建立的组织内创新扩散模型不仅仅适用于中国,不仅仅适用于媒体行业,还可以用来分析其它国家其它行业内人员对其它新媒体的采纳。这篇论文发表不到一年,已经被同是SSCI期刊的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引用(参见附录三)。另外,周裕琼还收到多封来自美国、印度尼西亚等地博士生的来信,希望能借鉴本文所提出的组织内创新扩散模型。

四、与研究生合作的论文被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接受,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测量与归因

2009年,周裕琼与我中心研究生李志甜合作的论文Online Game Addiction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Measurement and Attribution(中译名:《中国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之测量与归因》)被第十四届CyberTherapy and CyberPsychology年会接受(6月在意大利召开),成为来自中国内地的唯一一篇宣讲论文。并且,论文的摘要将会在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赛博心理与行为》,是国际学术界研究新媒体心理与行为的主流SSCI期刊)发表。本文通过分析深圳大学学生的网络游戏调查数据,设计并检验了网络游戏成瘾的测量量表,并最终建构了一个较为宏观网络游戏成瘾之归因模型。本文所获得的实证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客观地看待网络成瘾,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应对策略。

学术文萃

《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大学》

《国际新闻界》

《现代传播》

《传播与社会学刊》

《新闻学研究》

《中国传媒报告》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