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吴予敏出版《传播与文化研究》
 

 

2008/03/15 18:17:59

 

 

 

该书由吴予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月出版。本书从传播史论与文化研究、媒体与社会研究、媒介环境学派研究、跨文化传播及亚太传播研究、广告与品牌传播研究五个大的方面,汇编了近两年国内传播文化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既有理论前沿研究,也有实践调研成果,既有前辈新论,又有新锐创见。

 

目录

一、传播史论与文化研究

 传播学知识论三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播史研究回顾

 试论《庄子》的传播观念

 从出土简牍看汉帝国中央的信息发布——兼评 张涛 先生的“府报”说

 艺术自律性与大众文化时代的乌托邦

 文化:作为传播的双向过程——威廉斯的文化传播观念评述

 网络读写的主体重构

 网络空间的三重内涵

 时尚的面孔:时装影像中的性、性别与权力

 海滨旅游空间的符号学与文化研究

 信息时代的“数字媒介设计”

 符号消费社会的包装设计语义学探析

 深圳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发展史纲(19802006

二、媒体与社会研究

 从博客传播看中国话语权的再分配——以新浪博客排行榜为个案

 媒体·家园·和谐社会——报纸接受对深圳移民城市归属认知的影响

 网络不良信息管理研究——第三者效果分析之运用

 权衡需求理论与网络受众实证研究

 规制与竞争——中国传媒产业政府规制改革的主题

 报业跨地区经营六大难题解析——以《南方都市报》为例

 关于国产大片和电影市场博弈的思考

 超越“西学东渐”——中国受众研究的本土化模式

三、媒介环境学派研究

 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派

 媒介环境学派的理念辨析

 邂逅伊尼斯

 媒介环境学的思想谱系:从芝加哥学派到波斯曼

 媒介环境理论的研究框架和范式属性

四、跨文化传播及亚太传播研究

 日本对华舆情变动的深层分析

 日本受众社会心理构造成因的切片分析——兼论德弗勒“媒介效果研究”操作模式的缺陷

 冲突中的面子和面子功夫——中国、德国、 日本和美国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纪录片中的“文化折扣”现象研究

 香港免费报纸的经营策略

 澳门居民的信息处理机制及传媒影响——2003年非典期间之调查报告

五、广告与品牌传播研究

 广告存在的理论假设

 媒体集团化与广告业的困境

 软文广告的形式、危害和治理——对《广告法》第13条的研究

 中国公益广告的运作机制

 品牌个性对消费者心理认知的影响研究

 简论区域品牌创新体系及其政策策略

 企业赞助的市场效益

 本集作者简介

编后记

科研成果

吴予敏中国传播思想史研究

林晓光出版中日社会传播系...

丁未发表媒介化社会研究系...

周裕琼在SSCI发表系列英文...

黄春平开展系列汉代新闻史研究

李蕾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成...

尹连根在D&C杂志发表英文论...

关于新闻传播学科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