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传媒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民工文化需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负责人吴予敏教授率领课题组毛少莹研究员、周林刚教授、王琛副教授、刘洪霞副研究员、刘晓燕副教授、任珺副研究员、于晓峰副研究员等成员前往深圳市总工会进行课题调研工作,深圳市总工会王同信副主席热情接待了课题组一行。
吴予敏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民工文化需求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研究子课题的六个大方向:第一是对农民工的文化状况,尤其是80后的基本文化需求类型和发展类型的相关研究;第二是在新媒体状况下新一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的特点、社会交往和媒体利用。第三是政府责任,尤其是农民工输入地政府市民化融入过程中所提供的帮助和责任及业绩考量机制,第四是社会协作,工会社团组织的社会参与协调机制。第五是农民工财政制度性设计,为提供均等化文化服务,中央和地方现行财政体制改革的路径和策略。第六是文化供给,文化产品的提供和供给渠道及有效性的达成问题。 针对课题组的研究方向,王同信副主席针对深圳市农民工的工会工作,介绍了了近年来深圳市在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首先从工会的枢纽职能进行介绍,重点介绍了市总工会在“新市民,新工人”理念指导下展开的一系列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益广告宣传。其次介绍了市总工会为农民工组建工会、维护权益等工作的典型案例和经验。最后也谈到工会对农民工问题的关注和支持存在的困难,认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经济保持发展和增长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市总工会的宣教部彭宇飞部长、市总工会建设工会张友泉会长、《深圳工运》程立达主编、市总工会办公室范松等也分别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就深圳市农民工基本状况、深圳市关于农民工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改革、深圳市对于农民工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供给状况等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并结合课题组的研究规划和设计,提出了几项仍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课题组进一步的调研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向指导。 课题组成员也分别就自己感兴趣或者困惑的问题和市总工会的同仁进行提问和交流,现场氛围活跃。会后,双方交流联系方式,确定联络机制,通过合作和交流,深入深圳的工厂和社区开展实地调研和访谈,力争高质量、高效率完成课题的研究和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