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7 15:31:57 2011年11月11日至13日,我中心吴予敏教授、黄春平副教授、潘晓慧副教授以及实验中心副主任黄晓东老师赴上海参加了2011年中国传播学论坛暨“新媒体与中国当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吴予敏教授在大会上做了专场评论,其他三位老师在会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此次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与上海大学合办。 黄春平副教授的论文题目为《三网融合背景下媒介内容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于11月13日上午在第二分会场宣读。他认为三网融合给传媒的内容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集中与传统的分类监管模式、新出现的媒体融合内容业务的管理以及传统的内容监管手段等等方面。欧美国家的应对经验是立法整合原有的传媒分类监管机制,依据传输内容的不同性质进行分别管理,建立专门的内容监管机构,统领融合内容业务。其经验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统一监管思路;继续保持分类监管;确立内容业务的监管标准;重视自律性监管;并注意国情的差异。 潘晓慧副教授的论文题目为《政府新闻发布策略与城市形象塑造—以2011年深圳大运会为例》,于11月13日中午在第二分会场宣读。她以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政府新闻发布工作为例,分析了深圳市政府运用大运会媒体平台树立赛会组织管理政府服务理念、策略性进行赛事城市推广的过程,指出大运会新闻发布工作在塑造城市形象上的策略是组委会新闻发言人形式的创新,在新闻发布主题策划上以政府形象、市民形象、城市景观形象以及政府在境内外媒体报道中的形象四个维度上塑造了特色深圳形象。研究意义在于为我国赛事组织管理中政府执政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黄晓东副主任的论文题目为《产业环境下产学研合作新媒体实践平台研究与建设》,于11月13日中午在第二分会场宣读。他通过对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构建基于产业环境下产学研合作新媒体实践教学平台构想与实践的具体案例的介绍,阐述了从本科实验教学需要出发,积极发展与大学周边文化产业新媒体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关系的思路,介绍了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与深圳广电旗下天华传媒联合制作的《大运好YOUNG》综合高清电视栏目,与深圳融创视讯在中国移动平台上线的《新闻周报》手机频道项目运作情况,提出了“校企双导师指导,专业研究生组织,跨课程跨专业跨学院学生参与”新媒体实践教学新型组织形式,以及有别于实习基地形式的“双资源、双基地、双导师、双评估”的产学研合作新媒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