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主任共话信息化“十四五”规划
作者:时间:2020-12-07点击次数:

12月2日,2020中国高校信息化主任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围绕“校园信息化实践2020”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两大重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论坛现场

总结十三五,高校信息化工作有哪些经验和启示?面对即将启程的“十四五”,高校信息化应聚焦哪些重点工作、把握哪些趋势,以支撑大学远景规划目标的实现?围绕“信息化十四五规划”这一热点话题,中国农业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陈昕、同济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许维胜、西北工业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处长薛静、东北大学信网办主任李海雄展开讨论,研讨由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王新主持。

王新 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

陈昕:信息化部门应在“自强”中寻求“协同”

陈昕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

我对信息化工作的感悟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自强、协同。

刚到这个岗位时,经常听人说,高校信息化部门是“弱势群体”,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后,对此观点我有不同的认识。

首先,网络、计算和存储等信息化的硬核资源全部掌握在我们手里,如果我们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行,是弱势的一方,很自然别人就不会把我们当回事了,自矮三分后就很难与别的部门在同一个层面平等对话。在工作中,我会像小刺猬一样“横冲直撞”,也经常把“阿Q精神”发挥到极致。渐渐地,我们的工作得到各部门的认可和支持,纷纷表示信息化部门真的挺重要。所以我们必须要“自强”起来。

其次,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化是大家的事情,需要大家齐抓共管,单靠信息化部门是无法做好的,我们不能背着沉重的包袱,什么事都往我们自己身上揽。在牵头做规划时对每一项任务要找到一个主责部门,有些是信息化部门负责,有些是其它业务处室负责。在工作中通过反复地、甚至是不厌其烦地与各职能部门去“聊”,慢慢地就会形成一个“协同”的氛围,因为“谎话说一千遍都会变成了真理”,何况我们干的是正事!一旦“协同”起来,信息化的事就好干了。

中国农大的“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核心要素是一个“转变”和两个“匹配”。一个转变,即在规划中要开宗明义,信息技术在学校发展中应由以前的支撑和保障转变为今后的先导和引领。两个匹配:一是要做到技术走向和应用需求相匹配,二是要做到顶层设计和建设能力相匹配。“十四五”期间,我们最大的愿望是凡是师生找我们的事,凡是在我们职权和能力范围内的,我们都将尽全力办好。

许维胜:跳出信息化的圈子来看问题


许维胜 同济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

人们常常问“信息化的天花板在哪”?我认为,天花板在哪里不好说,但决定天花板的关键因素却可以讨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老生常谈的“体制机制”问题。体制是机构组成,而机制是机构之间如何协同和沟通,当体制方面面临问题时,如果体制里的人,也就是不同机构里的人沟通交流地非常好,靠机制去弥补,也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另一方面,如果机制到了极限,就要回头去思考体制改革。

关于同济大学的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可以用6个字来概括:做亮点,去痛点。基础设施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面向十四五,我们将更关注与数据的使用挖掘相关联的系统。这类系统通常面向更加精准的管理及和更高质量的服务。“做亮点,去痛点”,举个例子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结合新基建,也可以做云网融合。

总地来说,信息化工作,我的体会有两点:第一,要跳出信息化的圈子来看问题,会更清醒。一定要站在用户部门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他们对信息化部门的工作不满意,可能是因为还没有把最先进的技术与他们的具体诉求相结合。在跟其他部门或领导沟通工作时,不要总讲信息化术语,而是要讲这项工作会带来哪些收益。第二,要重视用户体验,把师生的服务做好。要转变思路,由做“运维”变成做“运营”。运营一个平台或软件,就要根据师生的意见不断地去迭代。

面向十四五,希望信息化工作能做到真正的“无感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能在不知不觉间为学校提供服务。

薛静:信息化部门不仅要做服务,也要出谋划策

薛静 西北工业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处长

十三五期间,西北工业大学信息化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四项成果:第一,一个大幅提升,即全体师生信息化素养大提升。第二,两个“不断优化”,即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优化,数字服务不断优化;第三,三个初步实现,即业务系统初步实现全覆盖;数据初步实现全面交换共享;学校IT治理初步开展。第四,实现四个满足,即基本能满足教学、科研、管理及安全的需求。

十三五期间的信息化工作,我个人比较满意的有三个方面:第一,数据治理找到了方法,形成了体系,也初步见到了效果。第二,建成了学校领导驾驶舱,目前涵盖了322个数据分析体系,为学校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第三,在网络安全方面,我们正在从被动防护升级到主动防护。

十四五期间,我们希望给学校提供更多的信息化支撑和服务。首先,在数据治理的基础上,把“领导驾驶舱”真正做成学校的数据大脑,能给领导、学院、师生提供最全最准的数据服务。此外,希望能提升信息化部门在学校的地位,不只是做服务,同时也能成为出谋划策的一份子。

李海雄:信息化十四五规划要瞄准数据

李海雄 东北大学信网办主任

总结十三五,近两年来,东北大学信息化工作可以从两方面概括:首先是“搬”,吸收、引进、复制、学习先进高校的成功经验,快速精准实现信息化脱贫;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将“业务数字化化、管理服务化”,完成了核心业务的数字化,加强了系统整合和资源共享,解决“民生”问题,实施无线全覆盖、校园网进家属区,开展“一网通办”并上线300多项业务流程,增强了师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两年多来,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信任”。领导信了,感受到了信息化给学校创造的价值;师生信了,感受到了信息化给他们带来的便利;业务部门信了,相信了信网办的能力和服务,从原来的坚持各自为政到开始配合学校实施一体化集约化建设。

十四五期间,我们工作的核心是数据。未来的行业如果不拥抱信息化和数字化,就会被社会淘汰。而我认为,高校信息化在十四五期间如果不瞄准数据,也一定会被“拍在沙滩上”。

我们在十四五的目标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数据资产化,要让数据是学校的战略资源和重要资产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沉睡的数据说话,发挥出数据价值。二是应用一体化碎片化;三是网络融合化,5G、物联网、校园网融合建设。四是教学个性化,通过信息技术赋能因材施教;五是服务智能化,六是决策科学化。(转载自中国教育科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