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教育背景: 1982年,宁夏大学中文系毕业; 1988年进入日本中央大学学习,先后在该大学获文学硕士(1990)和社会学博士学位(1994)。
工作经历: 1994年至2005年,受聘日本金泽学院大学并先后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2005年归国,现任职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传播系教授,上海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主讲课程: 《媒体与社会》、《人际传播》及《跨文化传播》等(本科生);面向研究生的选修课程有《全球传播——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媒体研究》。
研究兴趣: 民族身份认同、国家形象建构以及国家战略文化形成的进程中,媒体的功能、作用、机制的研究(国际政治传播/重点为东亚地区);媒介革命和社会传播环境的结构变动,对传统人际关系的解构以及由此衍生的新型人际冲突(人际传播);全球经济一体化、资讯传播无国界化、国家的现代化,与社会传播的关联互动研究。其中,关注的重点是在同一国家、同一社会内部,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交流障碍和文化冲突(跨文化传播)。
主要成果: 1.《中国由高语境文化向低语境文化移动的假说》,《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2期。 2.《日本对华战略文化形成的社会舆论机制:“普通国家”的身份建构与媒体的“共识动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2期。 3.《日本的东西地缘对立意识及城市文化形象刍议》,《日本学刊》,2008年第3期。 4.《台网政党政治运行中的“修宪冲动”与观察路径》(合作),《现代台湾研究》,2007年第3期。 5.《台独浪潮涨落与统独演进的政治历史逻辑》(合作),《现代台湾研究》,2007年第1期。 6.《日本受众社会心理构造成因的切片分析——兼论德弗勒“媒介效果研究”操作模式的缺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1期。 7.《日本对华舆情变动的深层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0期。 8.《倾斜的新闻伦理与错位的职业操守——日本媒体涉华报道的“群体失范”现象》(合作),《当代传播》,2006年第6期。 9.《民进党急速衰敝的政治发展脉络——岛内“二次政党轮替”的民意逐渐浮现》,《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2期。 10.《“忠实”“顺从”:日本受众共同特质解析》,《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4期。
主要项目: 1.主持《日本对华战略文化形成的社会舆论机制研究》,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2011年立项。 2.主持《日本国内政治思潮与涉华舆情变动的关联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一般项目(07JA860003),2007年立项。 3.主持《日本战略文化形成的社会舆论机制——“普通国家”的身份建构与媒体的“共识动员”》,2007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项目(07L01),2007年立项。
主要著作: 1.林晓光 著,《战后日美中三国“婴儿潮世代”的比较研究》(中国部分),日本出版文化社,2009年3月。 2.林晓光 著,《现代中国的IT革命与传播环境的变动(日文)》,日本明石书店出版社,2006年1月。 3.林晓光 著,《社会传播与社会发展(日文)》,日本学文社出版社,2004年10月。 4.林晓光 著,《千变万化的中国(日文)》,日本白帝社出版社,2000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