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祥忠
任祥忠,男,博士,教授。 1998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到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化生系工作,2006年进入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工作。2009年晋升为教授,同年被评为“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现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广东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兼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深圳大学第六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溶胶-凝胶分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担任深圳市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专项评审委员会会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特约审稿人。
教学成果:
一直承担本科生的《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及研究生的《现代仪器分析》、《现代材料研究方法》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上尽职尽责,热爱学生,深受学生及同行专家的好评。在《仪器分析》课程及教学团队建设、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成果有:
(1)2006年获得深圳大学首届本科课堂教学奖二等奖;2012年获得深圳大学第四届本科课堂教学奖一等奖;
(2)2015年获得“腾讯优秀教师”奖;
(3)2015年获得第三届深圳大学校长教学奖提名奖;
(4)《仪器分析》MOOC课程负责人;深圳大学品牌专业核心课程—《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项目建设负责人;
(5)“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
科研成果:
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机理研究、锂空电池及燃料电池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矿渣微晶玻璃的微观缺陷及界面结构研究、计算机模拟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人才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等30多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装备部国防预研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14项。发表论文130多篇,其中100多篇被SCI、EI收录。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参与编写学术专著2部。主要成果如下: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矿渣微晶玻璃微观缺陷及界面结构的实验与模拟研究”(50974090),2010.01-2012.12;
(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氮硫共掺杂有序介孔碳担载纳米Pd-Cu合金电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2015A030313542),2015.08- 2018.08;
(3)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锂电池负极材料Si基合金/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嵌锂机理研究”(000006),2014.01-2015.12;
(4) “功能无机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及计算模拟”获深圳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2015年3月;
(5)“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与理论及其计算机模拟研究”获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三),2011年12月;
(6)“矿渣微晶玻璃制备理论及其设计与模拟研究”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六),2011年1月;
(7)“无毒可降解天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工业化生产”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三),2004年5月;
(8) “纳米改性异型金属表面涂层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五),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