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网
赛事动态

可穿戴应用专题竞赛简介

 发表于: 2018-09-04  点击:[]

面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全球化竞争加剧的形势,高等教育必须更紧密的与社会和产业需求相结合。当前全球市场出现以生产为导向转变为以服务为导向的明显趋势,传统应用型工程人才在建立产品和企业竞争优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让位于创新型工程人才,并对其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在教育部倡导的每2年(单数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推动下,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工程实践训练得到了普遍重视和加强。

广东省作为世界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面临更加严峻的技术更新、产业升级转型挑战,对复合型创新型工程人才需求更为紧迫。为此,在省教育厅支持下,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探索产学结合的开放式命题竞赛形式,通过产业大背景中创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实践,培养学生系统实现的创新实践能力及敏锐的产业及市场观察力,以此作为传统教学实验(特定专业知识环境中解决问题能力)和指定命题学科竞赛(特定系统要求下的实现能力)的有益补充。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分别举办了智能玩具”“汽车电子”“智能家居”“智慧城市专题竞赛,省内各高校积极参赛,得到了相关产业企业的广泛支撑与好评。2012年全省61所学校、458支队伍参赛,竞赛获奖作品参与了国家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成果展示会、中国(顺德)物联网应用高峰论坛、中国(顺德)智慧生活展。该竞赛形式对于广东省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大有裨益。

结合目前产业对复合型创新工程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次竞赛拟依据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理念,采取跨学科融合性创新(综合考虑功能实现、外观与结构设计及商业运营模式等)的模式进行,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涵盖设计和管理等专业。考虑当前产业发展热点,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将以可穿戴应用专题竞赛形式进行。“可穿戴技术”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提出。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大量的可穿戴设备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其便捷性、智能化及优秀的用户体验等突出优势,在医疗监测、健康监护及娱乐游戏等领域已受到广泛关注并进入蓬勃发展期,成为目前IT产业的新焦点。参赛者可针对各个领域的可穿戴应用,展开智能化的电子系统设计,从生活健康类、信息资讯类到体感控制类等,涵盖医疗、购物、娱乐、旅游、教育等各个方面。未来可穿戴设备将会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必将给电子信息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规模。

创新就在身边,创新改变世界。

本次竞赛的组织筹备工作将由华南理工大学负责。

 


上一条:可穿戴应用专题竞赛实施细则

下一条:2014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施方案

关闭


深圳大学教务部版权所有

深圳大学办公楼教务部创新实验室219-6

电话:0755-2653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