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卉 李卓苒 周敏思 董傲铮铮
第五届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设计大赛终于结束了!回忆起这将近3个月来的准备,每一次的培训都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帮助。
通过医学院在三月份举行的激烈的校内选拔后,我们在4月12日进行了第一次培训。
在第一次培训中,我们先是聆听了各小组的作品,经各位指导老师的点评后,发现有的组实验数据完整而庞大,却无法在限定时间内成功阐明实验思路;有的组没有将研究背景完整的交待;有的组PPT结构设计与色彩搭配尚不完善;有的组所用实验数据没有标准化,呈现方式不够严谨的一些问题。
这是本小组一年多的实验室学习及经历所换来的成果,在报告过后,聆听老师们的指导过后,发现这个成果仍然存在着许多如上述所言的不足。在下一次的培训之前,我们需要做出一系列的改进,包括将所用图表标准化,并改变呈现方式以将实验思路表达得更加清晰易懂,更加吸引听者眼球。

在第一次培训结束后,结合老师们的意见,我们对ppt和演讲稿进行了修改,又查阅了相关文献,对可能问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在第二次培训时有更好的表现。
第二次培训时,每组的展示内容都相较于上次有了明显的改善,规范的表格、带有标尺的图片等等,汇报人的演讲也比之前更加流利,并且在语速、语气等方面都有了进步。我们组在汇报结束后,王晓梅老师对我们项目的内容提出了几个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我们只知道基本原理,但未深究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这么做的意义在哪儿。对此,王老师建议我们对于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设计方法都要做到十分清楚——因为评委们可能从任何一个方面去提问。而其他组的同学也指出了我们PPT中的细节问题和汇报时的演讲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从当初校内选拔时的竞争对手变成了互帮互助的朋友,每一个意见都是为了彼此更好地展现课题内容。

在经过了前两次的培训之后,每一个小组都认真的修改并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参赛内容。第三次的培训非常的充实,在经过了前两次培训的完善和总结的基础上,每一个小组又获得了老师们多方面的指导。老师的建议进一步加强了实验内容的严谨性,比如Western blotting的实验结果最好设置内参蛋白并标明蛋白大小,对于表格数据最好应用科学的格式并标明数据来源等。接着,老师对于展示的效果也提出了很重要的意见,比如PPT中字体的搭配如何才能突出重点,演讲的语气怎样才可以使立项鲜明。最后,进一步补充了实验思路的设计中的空白区,进一步加强了实验的完整性。
当站在如今的时间点回望昨日老师和同学们为了比赛而努力的点点滴滴,忽然心中弥漫着淡淡的感动。没有离开泉水便可以开出的花朵,也没有失去了努力便可以获得的成长。在经过了第三次的培训和老师的指导之后,每一组都更加认真并且专注的投入到了第四次培训的准备当中。

终于到了被我们称为“带妆彩排”的第四次培训。经过了前三次培训,各位汇报人已经非常熟练,大家都处于一个不断精益求精的阶段。而这次培训不仅要求汇报人像正式比赛一样着正装,还请到了工作非常忙碌的刘志刚老师,刘老师又从与之前不同的角度仔细点评了各组的汇报。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刘老师在点评我们组的时候用的一个例子。在上一届比赛时,中大有一组同学获得了一等奖,他们的汇报就很完整并且有趣味性,就像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样就把需要给评委介绍的内容全都自然的介绍了出来。从在乡下观察两棵树树干上虫子的不同引出了他们的研究题目,这样给人一种科研研究源于生活的感觉。刘老师也建议我们把实验完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这对于我们来说是稍微有些困难的,主要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没有时刻在思考,这点我们以后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经过这四次培训,我们每个人都成长了很多,不论最后结果如何,只要有收获、对未来能有更多地思考,便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最后非常感谢王晓梅老师、刘志刚老师、陈献雄老师、吴序栎老师和毛卓老师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老师们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