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9:00,“科学与艺术共舞——音乐、韵律与声学处理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召开。会议由中科院人机智能协同系统重点实验室,深圳市言语治疗与康复技术工程实验室承办,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王岚研究员任会议主席并主持。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刘丽琳受邀与来自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声学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汇集一堂,共同就音乐、韵律和声学处理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与应用进行了深度探讨交流。 本次研讨会最大程度实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音乐体验与音乐声学研究的结合。此次以学术讲座为中心,以艺术表演为平台,结合健康护嗓知识、科学发声方法普及和高雅艺术体验互动为一体,为研究人员、科学家、学者在音乐、韵律及声学领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与学习平台。  (图1 参会主要人员合影)  (图2 环绕智能中心王岚研究员作报告) 研讨会的学术交流部分汇集了国内外近期在音乐声学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语言学家王士元教授(Prof.William S.H.Wang) 对音乐的与语言学千丝万缕的联系做出了详实生动的阐述。来自北京大学的孔江平教授对各种发音规律以及在生理上的变化都有着深刻的分析,从而在更多角度更精确的描述了发音的奥秘。  (图3 王士元教授就音乐与语言学的联系进行阐述)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张偲偲博士利用fMRI图像分析母语是声调语言的失乐症患者的神经损失,该项研究与深圳大学音乐系刘丽琳老师共同申请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并获得资助。此外,旅意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深圳大学刘丽琳老师及学生现场表演了中外艺术歌曲,歌剧等,以及现场示范讲解如何科学运用气息发声,引导科学发声方法,普及健康护嗓知识为着力点,广泛开展具有观赏性的艺术表演,增强了科研人员对音乐感知与声学处理的深层认识。 此次活动让观众对音乐的声学属性、生理属性及感知特征有了新的认识,更让与会者对科学护嗓、科学发声等技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研讨会由深圳市言语治疗与康复技术工程实验室主办,该实验室从2013年成立开始一直致力于言语治疗与康复技术的研发,音乐科学是言语治疗与康复技术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此次研讨会,将进一步发展与音乐、声学处理以及言语治疗等跨学科的研究,加强音乐声学和言语脑认知等方向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广大从事音乐声学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学术,展示个人最新研究成果。 ( 图4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刘丽琳老师深情演唱《我爱你中国》) 师范学院音乐系 2015年12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