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专业简介
1、专业沿革
经济学系的前身是经济系(包括会计学和运输经济两个专业),1997年经济学院成立时,会计学独立建系,经济系设运输经济专业,1998年教育部下达新专业目录,运输经济专业更名为经济学专业,2001年本系新增交通运输专业,2005年交通运输专业被物流管理专业替代,2006年,物流管理专业独立建系,经济学系设经济学专业(公共经济学)。
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今天,本系经济学本科专业奉行“精英教育”的理念,以培养更高一级人才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进行培优教育。为此,我们将在学校的鼎力支持和学院的殷切关怀下,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
2.师资力量
经济学系目前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教师队伍中有15人拥有博士学位,在读博士两人。专任教师大多毕业于香港、日本等国的国际知名大学和国内的名牌大学,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全球化视野。
3. 专业发展
经济学专业是经济学科的基础性专业,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各专业的基石。它是深圳大学成立后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专业历史悠久,教学成果丰富。教学队伍师资力量强大,教学科研成果丰富,教师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奖励多项,多篇研究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本着精选、精干、精培的原则,经济学专业控制学生数量,着重质量,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数理基础,适当提高培养要求,增加了数学和高级经济学的培养课程,扩展了学生能力和专业出路。近年来,先后有多名毕业生被复旦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法国图卢兹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录取为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比例达到95%以上,从事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经济、金融、贸易等领域。
二、本科教育
1、培养目标
致力于培养熟悉和掌握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观点,能够运用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工具,分析理论和现实问题,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学习的潜力,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专业素质优良的基础型人才。要求学生了解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动态,熟悉党和国家的主要经济政策,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基本掌握经济学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方法。
2. 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
必修课程:高等数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英文)、财务会计学、专业英语、经济应用文写作等。
选修课程:信息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福利经济学、特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等。
提高课程:西方经济学(中级)、经济数学(2)、现代经济学前沿、经济计量软件应用等。
3、授予学位
本专业主要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学生也可以修读双学位。
经济学系
职称 | 姓名 | 研究方向 |
教授 | 罗来武 | 企业经营 |
教授 | 罗清和 | 特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
教授 | 钟 坚 | 中外经济特区、港澳台与珠三角经济、宏观经济理论 |
教授 | 鲁志国 | 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
副教授 | 段 杰 | 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 |
副教授 | 杨燕风 | 区域经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
副教授 | 李杰 | 经济学 |
副教授 | 李 猛 | 宏观经济分析、政策评估分析、经济数量分析 |
副教授 | 张继海 | 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
副教授 | 张克听 | 当代中国经济、区域经济 |
副教授 | 伍凤兰 | 制度经济学 |
讲师 | 唐颖 | 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公共经济学 |
讲师 | 赵崇毅 | 民商法、宪法 |
讲师 | 何 玲 | 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
讲师 | 王赛德 | 微观经济学、激励理论及其应用 |
讲师 | 毛亮 | 博弈论,微观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公共经济学 |
讲师 | 马昀 | 国际投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