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0日上午,2010“岭南经济论坛”第二届深圳学术年会暨广东经济学年会开幕式及大会主题报告在深圳大学国际会议厅隆重召开。深圳市市委书记王荣、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江潭瑜、广东经济学会会长王珺、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陈图深等出席大会。
8时30分,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式准时开始。开幕式由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利文主持。王利文介绍了岭南经济论坛和广东经济学年会的发展历史,并对今年年会的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与城市化发展”,以及为什么选择在深圳大学举办本次经济学年会进行简单阐释。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江潭瑜首先致辞。江书记说道,经济学年会是广东和港澳地区经济学人的学术盛会,而深圳大学作为本次年会的承办方着实非常荣幸,他谨代表深圳大学全体师生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向莅临本次盛会的领导、专家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紧接着,书记就经济学和本次经济学年会的主题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最后,他表示,本次年会为深圳大学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必将对深圳大学经济学理论研究教学和学科的发展以及学校的工作起到促进的作用。
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随后致辞。他首先指出,学术代表着一座城市文化建设的水平和高度,在深圳这样一个历史文化资源缺乏的城市举办学术年会,反映了城市敏锐的文化嗅觉和独特的气质追求。而深圳学术年会作为国内最早以城市命名的学术年会之一,以倡导创新精神、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学术交流为宗旨,推动学术文化在深圳本土的成长与发展,打造城市学术文化品牌,旨在提升文化软实力,在深圳文化强市建设发挥重要作用。2010岭南经济论坛的主题定位在市场经济与学术发展,正切合了广东深圳加快社会转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重大部署,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开幕式最后,深圳市市委书记王荣发表重要讲话。他首先肯定了举办岭南经济论坛对广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紧接着,他简单回顾了深圳过去三十年的奋斗发展史,并由本次学术年会展望未来三十年深圳的发展,表达对于深圳再创辉煌的强烈信心。讲话后,深圳大学采桑子合唱团为大会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并为嘉宾、代表等献花,开幕式在美妙而有动听的歌声中结束。
大会第二部分大会主题报告在9点正式开始。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陶一桃主持了主题发言。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曙光首先就“如何正确推进城市化”这一主题进行报告。张教授的报告由两部分组成:一、成功的工业化和扭曲的城市化。这一部分,张教授就“成功”和“扭曲”这两个关键词解释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发展特点,并以详实的数据和具体的实例对所陈述的观点进行论证。二、如何有效和合理地推进城市化。张教授直言,城市化说到底就是农民的市民化。他进一步指出,根据中国现在的情况要解决城市化的问题,将会涉及到“进城人口如何落地”和“农村流出人口的土地问题”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以及已经进城的农民工、在城市近郊的农民以及远郊种粮的农民这三部分农民的问题。如果处理好了这两方面问题,解决了这三部分农民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将得以有效的推进。
香港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国商业中心主任陈文鸿教授随后发言,主题为“港深一体化的考虑”。陈教授分析了当前珠三角和香港的发展形势、发展特点,指出珠三角和香港之间、深圳和香港之间实现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与大家分享了深港一体化新的、深刻的思考。
澳门经济学会副会长杨道匡教授发表了题为“澳门城市定位与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主题报告。杨教授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根据年会的主题,简单介绍澳门的城市定位;二、城市化、自由化;三、澳门现在面对经济如何走向适度多元化,让大家了解到澳门定位的历史渊源以及对多元化发展的思考。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罗必良继杨道匡教授之后进行报告。罗教授从广东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着手,发表了自己对于“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选择”的看法。他认为,广东必须推进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城市化,让农民分享到城市化发展的成果。而发展有利于农村、有利于农民的城市化,最好的选择就是发展中小城市,因为小城镇最有利于农民。
随后,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苏东斌进行报告。教授发言的主题是《一个争鸣:关于改革分配制度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他首先指出,这是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主要阐释的是造成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中国的学术界对于近年来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现状,对于这个现状都有一个什么基本的共识。但是对于形成的原因,尤其是解决的办法却大相径庭。他简单介绍了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教授最后表示,中央提出增加财产性收入是一个伟大的口号,是一个战略性的安排,是深得人心的。学术界应当捍卫市场经济,坚持市场经济。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最后发言。李主任紧密围绕“广东宏观经济走势与政策”这一主题,着眼宏观经济,由金融危机出发,介绍了当今世界两种不同经济体发展模式所存在的缺陷,同时指出,经历这场危机之后,如果中国和广东的经济会出现一个调整的结果的话,这个结果应该是两到三年时间,也就是通常应该经历的U型。李主任还结合具体、详细的统计数据,全面剖析了广东经济发展的形式、特点,阐释了广东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所施行的各项政策,让大家了解广东“十二五”规划的经济发展方针。
六位学者发言完毕,主持人陶一桃副书记对主题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她指出,综合上述六位学者演讲,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城市化过程既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人的经济价值实现和尊严实现的过程。后者并不是应该发展的奢侈品,它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第二,城市化进程一定是而且必定是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同时它必定伴随着中国所谓改革开放的深化。
大会在一片热烈和谐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