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学代会全称经济学院学生代表大会,成立至今已是第九届。乃仿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体制,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建立学生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简称学代会)、学生联合会(简称学生会)以及共青团委员会组成的学院学生组织架构。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逐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增强学生自治能力,最终达到管理成本最低管理效果最优的目的。
2002年在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革华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下选举成立了首届学代会常务委员会,学代常委会作为经院学生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在学院党委的支持下,负责协助监督学院学生工作。通过与团委的分工合作,在负责监督学生会运行,处理日常学生奖惩事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其中,日常事项包括负责评议全院学生一年一度的奖助学金,选举学生会主席团及各部门负责人(其中各部门负责人在学代会闭会期间由常学代常委会选出),并通过定期出席院学生会部门例会的形式监督和审议学生会工作。经过八年的认真实践与不懈摸索,目前上述的各项工作已日趋步入正轨,渐成制度,并逐渐摸索出一条饶有经院特色具有锐意创新意识的学生民主制度建设的道路。
九年以来,薪火相传,在学代会制度建设和具体事务的开展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通过与兄弟院校的互动交流,更是起到了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使彼此学代会制度建设迈向了新的台阶。
经济学院第九届学生代表大会于2009年10月召开,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期间选举出了由19学生委员组成的学代常务委员会,并选举出经济学院新一届学生会主席团,两会的成立,标志着经济学院09—10年度学生工作有机轮转的正式启动。第八届学代常委会在主任吴文涵同学的带领下,在一年的工作中,除选举出学生会部门负责人、负责评选经济学院各项奖助学金外,还在今年3月份,在学院党委的支持下,成功举办了关于出国、考研、就业等一系列座谈会,旨在通过一些优秀学生讲述自身经历的方式,指导同学早日在人生关键的三岔路口做出出果断的抉择,并早日做好准备,这一系列座谈会因为想同学所想,急同学所急,受到了广大的欢迎与好评,这极大了鼓舞了学代会成员为全院同学推出新的服务品牌的信心。同时也为我们第九届学代常委会树立了榜样。
回顾往昔,一届届学代常委会成员对工作的态度不可谓不勤勉负责,一丝不苟,所得到的成果不可谓不丰硕,进步不可谓不明显。但是,对于目前经院及全校学代会建设过程中普遍遇到的瓶颈问题,也不能够不引起所有关心学生工作的师生重视。不管这些问题是来自实践操作还是来自理论建设,不拨开浓云解迷惑,学代会工作的开展也将可能停滞不前。并将由于一届届学代常委会无法解决之问题的遗留与积累,势必会导致低落情绪的延续,给下一届委员造成某些工作无法开展,永远只能是理论中建设空中楼阁的误解。
前段时间,听闻经院某些同学将经院“学代会”解读为经济学院“学生贷款大会”之际,我们无不感慨!我们认为经济学院学代会制度建设至今,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大力推进制度突破和创新、加强宣传力度的阶段。本届学代常委会成员通过在不同场合的探讨,我们将目前学代会建设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以下是我们对一些问题的梳理结果和提出的建议。
一、学代会的定位不清,框架不明。
在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学生代表大会的章程中,学代会的定位是一个权力机构,一个监督机构,一个服务机构。但是从目前具体的实践情况来看,不管是哪一方面,学代会与理论设想中的定位还相去甚远。作为一个权力机构,在每年10月份,由经院各班选举出5名学生代表共计400人组成新一届学生代表大会,并在大会期间选举出学生会主席团,和由其常务委员会选举出学生会各部门负责人,这一点上,确实做到章程上所写:学生会由学代会选出,但是对学代会负责这一点上却做得不足。首先学生会是一个执行机构,学代会是一个权力机构,它不参与日常事项的组织和开展,所作出的具体决策均由学生会去执行,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作为监督机构要保证在不影响学生会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有效监督和指导院学生会的运作,保证学生的权利权益。这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代会应该如何监督学生会,第二是如何才能真正监督学生会这么两个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们不管是学代会的普通代表,还是学代会的常务委员,特别是后者,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是“能力和经验”,另一个是“责任与意识”。
以下就学代会定位问题根据上面所提出的亮点逐一分析。
1、 常务委员的能力和经验。
是从源头上保证学代会常务委员们的素质和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也就是学代会吸收委员的标准。我们认为目前大一:大二:大三的委员的人数比应该为3:4:3。因为平时负责工作的主要是常务委员,合理的人员梯度可以保证决策的专业性和工作的延续性。从而在监督学生会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会对学代会负责,否则容易造成为监督而监督,给学生会正常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大一新生刚入校,进入各种社团,虽然兴致很高,但能放在学代会上的心思和时间都有限,而且由于经验尚浅,其次,在想法方面难免有些冒进,不够成熟,在工作中不一定能很好地兼顾各方面利益的考量,但是让大一的学生进入学代会进行学习,到他们升上高年级,所以我们建议每一届学代会常务委员的任期是否适当可以延长至两年,这样学代会的工作才能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大二学生中,应该是每一届常务委员会的中坚力量,可以负责担任一些主要职务,大三学生建议可以多点在从学生会离任的部长们中挑选,鼓励他们进入学代会。在学生会工作了两年的他们,对学生会内部的事务非常熟悉,又有活动经验,可以对经费预算等事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2、常务委员的“责任与意识”
成立学代会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监督学生会的层面上,这样容易导致舍本逐末,学代会成立的初衷应是建立全院同学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平台,而不是纯粹与学生会打交道,没错,作为一个监督机构,监督学生会确实是一个重要的监督内容,但并不是全部,平时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以及不合理的地方,学生代表和常务委员都有责任进行监督和揭露,捍卫自己所代表同学的利益,真正履行一个代表的神圣职权。
从外部环境:为了能够真正具有震慑力量,使一些问题能够在学生内部解决,减少上级领导的行政成本,我们建议赋予学代会常务委员会检举权和财务审批权,撤销部长级干部职务权以及向院上级领导直接报告的权利,所谓财务审批权,即审议学生会工作的预算,并批准相关经费的权力。总的来说就是要求学生会能提供学生会的活动预算以及季度或者半年度总活动经费预算,否则,对于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只能停留在事后监督,远没有事前监督和审议具有意义。倘若所谓的监督权,建议权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体现,反映的问题和意见都没有得到回馈,不但不能真正监督学生会,还会使学代会委员们觉得热情受挫,低落的情绪蔓延,从而对工作产生抵抗情绪。连锁反应下,学代会的作用当然无法发挥出来。
从内部环境上讲:将学代会常务委员会分为若干个职能委员会,如学术委员会、权益委员会、民族委员会等等,每一个委员会设一两个主要负责人,这样能够使每一个常务委员落实分工,职责明确,权利和义务感也会加强,并将各个委员会推上前台,在监督学生会的同时也接受广大同学的监督,否则将被罢免和警告。在这些职能委员会的分工的基础上,每一个常务委员负责联系若干个学生代表,学生代表又负责本班工作的传达,这样就能够真正建立学生代表大会代表学生,学代会对学生代表大会负责的制度。
二、学代会代表主人翁意识不强,提案权没有得到真正贯彻实施。
学代会作为一个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治机构,我们认为提案权是学代会最重要的职能,虽然它在平时的工作中很少体现,但是它却是区分其他学生组织间的特点。
学代会委员和代表主人翁意识不强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学代会的组织建设亟需完善,另一方面,没有给个常务委员较大的外部压力促其完成一定量的提案任务。在前面所建议的学代会各职能委员会的架构上,每个职能委员会应该联系各自的代表积极关注校园生活中的聚焦点,收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可靠地可行性分析,形成一定量的提案,使同学生活中的小事,愿意找班中的学代会代表反映,而且反映了也确实能够得到更快的处理,而不是小小事情都麻烦领导信箱,成本浪费之余,还会导致误解,久而久之,容易使一部分同学肚饿形成娇宠的性格。
这些提案可以针对同学奖学金的评选,图书馆霸位等生活小事,也可以是一些经院优秀老师的“民间”评选等等,真正实现学生的问题学生解决的良好愿景。
在具体的实施中,要让400多名学生代表参与到学生工作的评审中,而不是让他们感到仅仅是作为一个选举的工具,在每年学代会选举时才让他们有机会参与到学生事务。因此,加强这些代表的参与感和荣誉感,我们认为以下建议是可行的。
1、是要求院学生会完善网上报告。大型活动的最终策划书,预算书等正式文件必须上传到校园网经济学院主页。同时由学代会安排人员把学代委员对这些活动的意见上传,以达到同时宣传学代会的目标。
2、是定期发布学代会工作报告。以海报,X展架等方式在公告场所发布学代会季度工作报告可以达到宣传学代会的目的,同时把这些季度报告发到代表手中,让他们能够了解学代会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对他们重视学代会有一定的作用。
3、是充分发动班级。学代会代表就是来自于各个班级,现在通过班级形式可以把学代会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推广出去。我认为,学代会的活动或者常规工作可以在班长例会上宣布,季度工作报告也可以在班长例会上发,对学代会的意见建议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班长传达,或者通过各班的代表进行传达也可以。
4、建议将各个常务委员会推向前台接受所有代表和同学的监督,并将每一个人的电话和所属的职能委员会公布出去,建议在新一届成立后就制定小册子发到各班,详细介绍学代会的职能和架构以及工作展望,方便同学们联系学代会委员的同时也使每一个委员接受所有同学的监督。可以的话建议设立学代会办公室,制度的值班制度有利于问题的收集和解决,方便资料的整理和同学的反馈,
5、要让学代会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让广大学生认识到学代会是一个正式组织,同时也包括要让学代会委员们意识到这个组织的地位,方向和作用。
要实现这个目标,设立学代会代表的干部奖学金或者进行一些补助等,颁发荣誉证书,评选优秀学代会委员和默默奉献的学生代表,目前学代会发展的瓶颈可以说是内部人员积极性不足和广大学生以及代表对它不够重视。这又跟学代会缺乏完善的奖励机制有一定关系。所以个人认为在这一层面把学代会和学生会、团委等组织并立起来,有助于加强大家对学代会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