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报

经济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 第4期

发布时间:2017/12/27 15:43:49 浏览量:

经济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4

 

中共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委员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编 2009413

——————————————————————————————

 

学院党委书记钟坚教授给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作《新挑战 新机遇 新发展——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解读》专题讲座

200949(星期四)晚1900,经济学院在科技楼一号报告厅举办了由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钟坚教授主讲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解读”的专题讲座,近四百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部分老师党员聆听了钟坚教授的精彩报告。

钟坚教授现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并兼任多个学术研究会理事或和专家组成员。他首先讲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定位与发展问题,并阐释了《纲要》实施的重大意义。钟坚教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概念、历史沿革、经济地位以及广东和珠江三角洲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做了详细的阐述。随后,钟坚教授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深圳的定位与发展战略进行了精辟的剖析。他详细讲述了深圳地位的历史变迁,明确指出《纲要》中对深圳“一区四市”的定位,并由此指    

钟坚教授解读《纲要》

 

出,深圳进一步发展的策略是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政策水平。在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中,钟坚教授结合实际情况对《纲要》进行了深刻的阐释,给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了生动的一课,其深厚的经济专业知识和深刻的见解在给在场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次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结束。

 

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讲座

 

 

科学发展领航向  跨校交流促学习

深大经济学院与华师大教育信息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交流会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2009411日,我校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革华、辅导员鲁国强老师带领全体学生党支部书记共37人前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开展学生党建工作交流会。华师教育信自技术学院对我校经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给予了热情的接待。

此次活动受到两院党委的高度重视,除我校人员外,华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卓雄辉、副书记蔡晓平、全院辅导员及部分党支部书记、学生干部出席了交流会。

 

交流会伊始,华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卓书记首先对我校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希望此次交流会能进一步促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学院党建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接着两院副书记就学院基本情况、党建工作进展做了介绍,并就目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作了交换意见。在此基础上,该院两位学生党员分别详细介绍

了该院学生党建中的两大特色创新:成立学生党建协作委员会和学生党建博客。党建协作委员会的成立加强了党委、团委、学生会之间的沟通,打

 

破了体制上的隔阂,使党团学紧密结合,能够紧扣时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的抓好并提高学生党员干部的素质;而利用网络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是新时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结果,通过网络速度快、覆盖面广、操作便捷等特点,每一位党员同学都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更好的激发了大家的热情并加深了对党的认识。这两大创新给在座的我院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院07国贸学生党支部书记钟志涛同学在会上作了发言,他介绍了深大经院学生党建的一些做法。接着,两院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工作中的心得和遇到的困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轻松而热烈。短短数小时的交流,使与会人员收获颇丰。

 

组织全体学生党支部书记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2009412,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革华、辅导员鲁国强老师带领全体学生党支部书记共39人前往广州长洲岛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1988年,黄埔军校由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全国、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设有《黄埔军校史迹展》、《黄埔群英》等常设展览。

参观活动的第一站是孙总理纪念馆,这是一栋2层砖木结构楼房,内陈列有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先生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通过详实的图片资料,各支书了解了孙总理生前的带领民众革命的事迹及其与梅屋庄吉先生的伟大跨国友谊。循着这段伟大友谊,我们在孙中山纪念碑看到了梅屋庄吉送给黄埔军校的孙中山铜像。在中国,一般的纪念碑多是坐北朝南,但该纪念碑却坐南朝北,隐含着孙中山北定、统一中国的遗愿。纪念碑的造型独具匠心,利用两边交叉而上的阶梯及铜像,构成字,暗含了孙文的意思。碑座正面刻有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四个大字。纪念碑身正面刻有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为胡汉民的笔迹。东面刻有孙中山弥留之际呼唤的七字和平、奋斗、救中国。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是孙中山一生的写照。西面刻有总理训词,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国歌

走进陆军军官学校,立刻有种庄严肃静的氛围,使人体会到 “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卫民、不怕牺牲”为核心的黄埔精神。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此外,全体师生还参观了东征烈士阵亡墓园、北伐纪念碑、白鹤岗炮台、大坡地炮台等史迹。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大家进一步了解了黄埔军校,对北伐战争等历史事及对徐向前、叶剑英等老一辈优秀革命军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于生活在改革开放前沿、物欲横流的现代都市里的年轻学生党员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教育,不但有利于鼓励大家不畏挫折、积极解决党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也有助于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加强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顽强奋斗勇于前进的信心。

 

———————————————————————————————

报:学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

发:学院各党支部                                (印50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