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信息

荔园青年•经验交流坊(第一期)举办

发布时间:2017/12/27 14:59:51 浏览量:

       7月14日下午,深圳大学青年社科工作者联谊会“荔园青年·经验交流坊”(第一期)在图书馆二楼会议室举办。会议邀请了曾三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应飞虎教授以及2010年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李大华教授、孙海峰副教授做成功申报经验讲座,社科处王瑜副研究员做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申报动员报告。社科处姜安处长出席会议。会议由汪永成教授主持。

       汪永成教授首先申明了举办经验交流坊的目的与意义,指出经验交流坊是与思想沙龙所不同的另一个青年社科工作者联谊会系列活动,其宗旨即为交流科研心得,分享科研经验,共同营造深圳大学青年学者科研工作的良好氛围。

       姜安处长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一学期以来文科科研工作与今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有关情况,指出这次活动的主题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功申报经验分享。希望大家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在此次经验交流活动中有所斩获,有所提高。

       李大华教授、孙海峰副教授、应飞虎教授先后与大家分享了自己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经验与体会。李大华教授就自己的体会讲了三点:一是要足够认真,既申报就要做好拿下项目的准备;二是材料要做的足够漂亮,让评审专家挑不出毛病;三是加强交流,开门做学问。孙海峰副教授认为,课题申报如果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在选题上做足功夫,将研究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有现实意义的选题会对成功申报大有裨益;其次在态度上要足够认真,认真做好申报的每一步工作。应飞虎教授曾三次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他主要从选题、申报材料的准备以及评审流程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心得。他认同孙海峰副教授关于选题最好具有社会价值的看法,认为选题要么别人没有,要么就要能够做出与别人不同的东西来;材料的准备上功夫要做细,从格式到内容都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到,哪怕一个错字都不能放过;评审流程上现在通讯评审做的是比较公平的,而且淘汰率比较高,所以大家应该相信竞争的公平性,认真把申报材料做好。

       社科处王瑜副研究员从社科科研管理者的角度谈了自己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看法,并做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申报动员。王瑜副研究员认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总体来说难度大,希望大家能汲取成功者的经验,积极申报。她向大家详细阐述了今年省社科规划项目申报的一些变化,就申报应当注意的相关问题做了说明。

       参会青年学者就项目申报与学术研究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汪永成教授做会议总结。会议在良好氛围中结束并得到了青年学者的肯定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