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汇网》创立已有三年时间了,在这期间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我们网站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汇网》也日益成为学者们相互交流的平台。不可否认,《汇网》已在学术界掀起了一股浪潮。特别是在延续城市文脉和探索工业旅游两方面做了最前沿的探讨,有些文章在学术界具权威性。但是去年由于网站的主要撰稿者刘会远老师退休(退休之前他也被北京有关方面借调搞《谷牧回忆录》),另一位主要撰稿者李蕾蕾老师又到英国做访问学者一年等原因,网上较少新作,内容显得有点陈旧(但许多文章并不过时,反而凸显了作者当时的前瞻性,有的甚至成了经典。这也是我们保留这些旧文章的原因)。而目前李老师已回校,刘会远老师也已同意将他在最近参与为一些地区(特别是老区)进行工业旅游、红色旅游规划,以及保护城市文脉方面的一些讲话和文章放到网上来。同时在六月份于上海举办的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和八月份于乌鲁木齐召开的地缘政治研讨会上也成功约到刘沛林、陶犁等学者提供的文章,相信此后汇网会继续给大家带来新的惊喜。
《汇网》网罗万象,汇聚了百家学者精髓,更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初生牛犊不怕虎”进行自由讨论的一个平台。而且这是一个不设防的网站,研究城市文脉的学者、为客户做旅游规划的公司、准备毕业论文的学生都可以自由进入这个网站,下载文字和图片。
在这里我代表所有参与过《汇网》编辑工作的同学对无私提供学术研究成果的(本校和外校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对一直以来支持网站的网友们、同学们表示衷心感谢!适逢开学,我们将迎来一批新的学子,虽然因各种原因《汇网》无法与校园网直接连接,但我们仍希望更多师生能关注我们网站,给我们网站注入新的知识力量,相信我们网站也将会迎来一番新的景象。
由于原来负责网站的师兄师姐已毕业,此后网站将交由我负责。而曾为网站担任过编辑工作或曾经投稿的同学都自动是网站的通讯编委。他们是:李冰、张正峰、饶志峰、李世新、何俊涛、丁夏。而由吴予敏、陶一桃两位教授担任主编,基本由我校专家组成的商务印书馆《城市文脉丛书》编委会也自然是本网站阵容强大的顾问班子。他们是(按姓氏比划排列):刘会远(传播学院)、刘丽川(师范学院)、李蕾蕾(传播学院)、吴予敏(传播学院)、张卫东(文学院)、陈燕萍(建筑与规划学院)、段杰(经济学院)、饶小军(建筑与规划学院)、陶一桃(经济学院)、黄卫平(管理学院、图书馆)。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同学、各位网友若有适合于我们网站的文章或其它相关事情请与我联系,
联系人:张娟
邮箱:zj55558@163.com
汇网网站:www.vivicit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