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与实践
刘珂(2009级研究生):2011年世界新闻峰会间与浸会学生记者交流感想
 

2011/12/02 13:19:29

 

说实话,当我们一行三人注册报道之后看到峰会组织者带着一个外籍女教师和5名同学向我们走来并介绍说这是与你们一起参与报道本次峰会的学生记者,他们来自于香港浸会大学的时候,我们三个相望一眼,不由得感觉到一些紧张。说来惭愧,在深大读了三年书这才是我们第一次与香港院校的学生的正式交流。

需要特别感谢浸会大学的带队老师Robin,她热情而友好的帮助使我们更快地进入角色。并且主动提出希望我们两个学院的同学可以合作采访,她说:“We are the team”,正是这句话让本来还有些陌生和尴尬的浸会同学和我们瞬时间感受到了一种凝聚力和亲切感。而随后的两天我们真的成为了一个“Team”

在两天的会议采访时间里,我们和浸会大学的同学不断沟通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了对全球编辑人员网络会长Xavier先生、CNN数码频道副总裁Meredith Artley女士、《财经》报执行主编何刚先生、《财经新闻》报英文版主编李新女士的专访。

在采访的过程中,浸会同学提出问题和接题深入的能力及对采访时间和节奏的把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促使我们认真地反思自己在专业素养和媒体工作方式方面的不足。在我看来,抛开客观存在的专业方向的差异,我们更多的不足存在于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待学业压力的处理方式上。要知道,他们的研究生攻读时间为一年半,而我们是三年。但是他们正是用比我们少一半的时间学习着比我们多出几倍的东西。所以,当我们的同学抱怨时间不够、课业负担重的时候可以想一下,同样的时间段我们比之浸会的同学蹉跎逃避了多少事情。而且,他们还是全英文的授课和作业!

除此之外,在香港采访期间,浸会的同学和老师Robin同样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出行、交通和住宿方面的帮助。Robin老师在得知我们计划每天往返深港时,表示那样太辛苦,不利于休息从而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因此主动提出帮我们联系浸会大学的宾馆安排我们入住。会议第一天结束的当晚,浸会的罗丹阳和另外一名女同学还主动担起导游的任务,将我们一路送到入住宾馆。令我们感动不已,在这里对他们真挚的说声谢谢。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更进一步认为,有我师更有我兄弟姐妹!

 

下图为我院学生与浸会学生记者及峰会组织者合影 摄影:GEN工作人员

 

下图为我院学生记者刘珂与浸会学生记者罗丹阳合影 摄影:GEN工作人员

 

学术文萃

《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大学》

《国际新闻界》

《现代传播》

《传播与社会学刊》

《新闻学研究》

《中国传媒报告》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