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两届比赛特点的比较
比赛年 | 报名人数 | 参赛人数来自学院数 | 入围决赛作品数 | 团队购置元件补助费(元) | 奖项及奖金分布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 是否安排培训 |
2016 | 24 | 1个学院 | 7 | 0 | 队伍(支) | 1:2:3 | 无 |
奖金(元) | 500:300:150 |
2017 | 53 | 4个学院 | 9 | 350-500不等 | 队伍(支) | 1:2:2 | 有 |
奖金(元) | 2000:1500:1000 |
可见:通过校内外的广泛宣传,从多方获得资助和支持,两年来,比赛规模扩大了一倍,比赛在全校的知晓度有大幅提高。给参赛队伍提供一定的购置元器件的资助收到较好的反响;获奖金额大幅增加,特别是把2017年竞赛期间安排了把STC了传世人和资深工程师请进校园进行为期一天的无人机设计实操培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赛积极性,使得竞赛作品的难度和水平也有所提高。
二、前两届比赛不足的地方:
1. 比赛时间规划欠合理:战线太长,不利于学生紧凑地开展备赛工作;年底才决赛,使得后续报销事宜非常紧张。
2. 初赛评委对初赛提交的作品报告及视频的评审意见没有反馈给相应团队:今后可以考虑补充这一工作环节,以便提高决赛作品的水准;
3. 给学生团队的购置元件补贴金额较少且发放较晚,造成了设计方案选型的成本顾虑。希望学校加大项目资助力度,今后可考虑报名后一个月内拿出具体设计方案者即可发放补贴的方案。
三、本届比赛规划:
1. 时间安排更加合理:拟本学期6月中报名截止,6月底即安排STC公司老总的比赛动员和工程师的培训活动;期末考试后,学生团队即可启动设计,可充分利用暑期时间;下学期开学后不久即进行初赛,提交作品报告和视频,一周后将评审意见的技术部分反馈给学生团队,一个多月后即十月底举行决赛;
2. 继续加大比赛的宣传力度,除了全校宣讲会以外,尝试在电子、信工、机电、光电等学院进行专题赛事介绍或通过各院学生微信群或单片机课程任课老师进行比赛宣传;
3. 继续加强比赛期间的专题培训,特别是把校外工程师请进校园、教室,加大培训活动宣传力度,让更多同学获益;
4. 继续争取校外公司的支持,以满足更大规模比赛对运行经费的需要。
总之,通过不断努力,希望把该赛事办成一个在校内有相当影响力的比赛,成为相关学院学生运用所学电子与微机知识、施展电子设计综合技能、发挥创新创造力的大舞台,争取2018比赛规模更大、参赛队伍更多、参赛作品水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