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暨实验设计大赛参赛感想
林东旭
还在过着春节小长假的我,看到了来自学院的通知,两年一度的“全国大学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即将举办,学院会在3月初进行院内选拔。听到这个消息,我第一时间找到我的老师,表达希望参赛的意愿,吴序栎老师也无条件支持着我。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大赛,把团队1年的研究成果展示在各大高校面前,促进相互间的学术交流。在经过精心的准备下,我们顺利经过院内评委老师严苛的把关,取得了通往中南大学参赛的入场券。
一晃间,时间来到5月份,经过4次全面系统的培训和无数遍的演练,我们乘上了前往长沙的高铁。在高铁上,老师也不放过每一刻钟,抓紧排练,把握每一个细节。一入酒店,我便趴在酒店的床铺上,让疲劳的身躯歇一歇劲。小憩一会后,团队又开始了新一轮排练。

12号上午是大会的开幕式,大会主席做了致辞,来自全国高校的专家也做了精彩的主题汇报,赢得会场的阵阵掌声。在大会间歇期间,我们也紧锣密鼓排练着,保持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中午来到了比赛的现场,作为4组同学中第一个汇报的同学,心里多少有些紧张。吴老师尽力缓解我的紧张情绪,时不时讲几句冷笑话逗乐大家。比赛开始后,队友马强把我叫到会场外,让我脱离会场紧张的气氛。他认为,我们应该保持正常的节奏,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把两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呈现出来,足矣!同时,他也提出多个犀利的问题,考查我的应变能力,让我持续保持在一个亢奋状态。
终于,这一刻到来了。我迈开步伐,走到台前,向评委老师深鞠一躬,开始了那不知演练多少回合的PPT汇报。整个过程下来,几乎没有出现大的失误。同时,吴老师特别强调的情绪饱满、语调轻重,来吸引评委的眼光,我也做到了。提问环节,老师提问了几个问题,都不在事先准备问题范围之内,可见评委老师的专业素养之高,从各个不同层面考查我们。好在我及时作出反应,较为完整得回到了老师的提问。那一刻,我不知道我的汇报与回答是否达到老师们的要求,我只清楚,我成功坚持到这一刻,而这一刻,我把我想表达的东西,无一保留地展示在全国高校面前,这便是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

汇报结束后,老师和队友把我簇拥在一起,大家都明白这次比赛的艰辛,至少那一刻,我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把自信、阳光、创新的深大学子风采展示出来。此后,我们陆续聆听了其他三组同学的汇报,并在此过程中得知自己在小组十九支队伍中获得小组第六的成绩,获得三等奖,而这与前一名同学只差0.8分,遗憾与二等奖失之交臂。我的心情有些许低落,我们的付出应该值得更高的荣誉,但是,老师和队友都一拥而上对我表示鼓舞,未来还有更多机会,会有更高的舞台等待我们的发挥。是啊,这便是比赛的魅力,每一位评委老师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我们只有在经历这样的大场面,才能不断汲取经验,不断成长,成为更为优秀的自己。

最后,不管成绩如何,我们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在与全国多所高校的同台竞技中,我们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也看到了不足,未来的路还很长,始终保持一个竞争的心,严格要求自己,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最好的团队,是他们相信我,给予我汇报的机会,给予我最大的信任,支撑着我前行。感谢一路相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