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网
位置: 首页 > 所有通知 > 正文
所有通知

曲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李晶卉 李卓苒 周敏思 董傲铮铮参赛心得体会

 发表于: 2018-05-24  点击:[]


李晶卉 李卓苒 周敏思 董傲铮铮

    在经历了四次校内培训后,我们终于踏上了前往长沙比赛的路上。

周五上午,我们坐上了前往长沙的高铁。虽然长路漫漫,但每一组的组员都并不觉得时间漫长。每个小组组员都在和指导老师对参赛内容进行着最后的修改和完善,争取让比赛的演讲达到最好的状态。这一次的改错和纠正变得更加的细致,将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又重新做了更正,并且从各个方面对于实验内容涉及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和巩固。窗外绿树青山呼啸而过,随着长沙一点点的映入眼帘,每一位参赛人都已经为比赛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随后,在陈老师的带队下,我们有序的在宾馆住下。在短暂而愉悦的午饭后,我们很快又投入到了紧张的练习当中。一遍遍的重复,一遍遍的修改,有了老师的陪伴,有了每一位组员的努力,无论结局如何,在比赛前经历的这一切的一切,这所有的尝试与努力,终将成为我们不可忘记的回忆。而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这次的经历中,发现了不足,收获了成长。

图片1.png 图片2.png

比赛时

一年多的实验准备,两个多月的汇报准备,所有的努力都将在比赛中得以呈现。

落座于比赛场下,观察到台上来自于多所大学的同学们展现出了各种各样创新有趣的实验设计,有最新的3D染色技术的应用,有对缓解手术全麻后遗症的思考,有日常中的辣椒素在人体内生理机制的探究等等许多奇思妙想;同时有些汇报人亦是如同讲述科研故事般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比赛的时候,我们组上场汇报的顺序在第11位,一边紧张地准备着自己的演讲稿,脑海里不断回忆可能问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回答,一边坐在会场里听着前面选手的汇报内容,可谓是十分紧张了。虽然不断深呼吸,老师和组员们也跟我说“加油!不要紧张!”,但心里还是有点不安。

终于完成了汇报,走下讲台的时候,虽尚不知结果如何,但总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在我看来,本组的汇报是圆满的,我们完整的阐述了实验思路,一步一步提出问题,提出设计方案,评委刁钻的问题亦难不倒已然悉心准备的我们。但是与生理组其他实验设计相比,本组的实验内容可能是相对简单,实验数据尚不够有力,需要更多的实验储备,解释生理机制。就像陈老师所说:“我们首先是志在参与,然后才是拼搏拿奖!”在本次比赛中汲取经验,争取在下一次竞争中表现出更优秀的自己。

在比赛的最后,评委杨连坤老师也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建议,他说本科生做科研更看重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在一个实验设计中,一定要清晰明了实验目的为何,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科学问题;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可不能忘了巩固生活基本知识。

总而言之,在比赛中,我们开拓了视野,领略到了深大之外全国各地的同学们的风采,在对比中可以感受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此后的学习中对自己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与对努力的重新定义。

比赛后

两个半天的比赛结束后,我们也对本组进行了一些反思与总结。比赛的两天我们听了很多参赛组的汇报,有的组的汇报让人听起来很舒服,有的组的汇报就有些差强人意。但是总体来说,各组的参赛幻灯片都做的很好,实验设计也大部分比较科学,上台的汇报人言语都很得体。我们组的幻灯片在总体来说应该属于比较好的水平,汇报人的演讲也非常完美,评委老师的问题也都回答上来了。如果下次还去参赛,我们会更加注重实验数据的展示,并且尽量使实验设计更加完善科学,在汇报时也要尽可能的有趣味性。本次比赛虽然结果没有那么完美,但是我们通过对其他参赛组的学习,积累了很多经验,并且感受了全国性比赛的层次。总体感觉不虚此行。


图片3.png


上一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林东旭 参赛心得体会

下一条:为所当为,砥砺前行---2016级临床医学 孙浩彬参赛感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