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
2、信息传输与存储安全

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有:(1)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信息安全技术;(2)传感器网络信息安全;(3)加密与认证技术。          

本方向学术带头人喻建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较早开展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2004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图象图形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防科技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获解放军、电子工业部、广东省和深圳市科技进步奖9次,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本方向注重信息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成功地将人工免疫技术应用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降低了IDS系统的虚警率,提高了系统的有效性;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入侵容忍技术研究;结合密码学技术、容错计算技术和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在网络入侵难以避免的背景下,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确保关键信息的保密性与生存能力;该成果于2005年12月通过863计划专家组的验收,综合评价为“Aa”,并获2008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在传感器网络中计算与通信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基于椭圆曲线上的同态技术提出了安全的数据聚合方法,成功应用于国防系统,保障了传感器网络中信息传输的安全,应用成果获得2009年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本方向还与国际同步开展了利用光学和光子学的理论与技术进行密码学和信息隐藏的研究,在国际上最先提出了并实现基于虚拟光学框架的密码学研究,在光学密码编码、密码分析等方面取得了在国内外均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本方向针对信息在传输与存储中的安全性、可靠性问题,运用各种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开展研究,成果既有源头创新又有实际应用价值。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超过100篇,目前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6项,可支配科研经费600余万元。本方向的研究可为政府、国防军事等重要通信与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快读导航: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  研究方向  |  学术交流  |  仪器设备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