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2009年10月13日下午,本所杨移贻教授在沙龙上向高教所全体研究生做了“好读书 读好书 书读好”的演讲。本所迄今已有三届,每届新生入学,杨教授都殷殷寄语,把自己的绵绵期盼、拳拳之心化作一篇精心准备的演讲,成为新生入学一道必备的精神大餐。此收录演讲全文如下,以备回味。参加此次沙龙的还有张祥云教授、李均教授和李忠副教授。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植。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无知者羡读书,狡黠者鄙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弗兰西斯·培根
○、题解
也许有人会说:和研究生谈读书,是不是太初级了,太幼稚了呀?研究生还要你教他们怎么读书吗?笑话,从幼儿园开始,读了将近20年的书,不知道读烂了多少本书,难道我们还不懂读书吗?哦哦,且慢!就像你做人做了20多年,但不一定真正会做人一样。我选择这个题目和你们交流,实属有因而为,有感而发。直接的起因,是这两三年我们在研究生入学复试的面试时,都有一道题,就是让考生谈谈对他影响最大的三本书。这么简单的题目,大部分考生回答不是举不出他读过的三本像样的书,就是回答得不得要领。这让老师们觉得现在的青年人,在阅读上似乎还处于蒙昧状态,还需要进行一番启蒙。而读书,不论对于任何现代人,都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正处于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寻求人生真谛、选择人生路径的青年学生和刚刚步入学术殿堂,开始学术研究,甚至是选择学术为终身职业的研究生更是重要。实际上,即使已经“耳顺之年”的我,要把读书讲出个一二三四来,也颇费一些功夫。2007年我给研究生新生讲《学生生存、追求卓越》,讲稿大概准备一周时间;2008年我给新生讲《激情、敬畏、理想、胸襟》,讲稿的准备时间也差不多同样是一周。但是这次,我构思这个讲稿,最少是一年前就开始,真正在电脑上敲打,至少是两个月前就开始了,其中参考的书,就有十几二十本。可见我本身对讲好读书这个问题也还不是很有把握。
题目叫“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好像有点绕口令,在三个字上颠来倒去做文字游戏。不是的,这的确是我要讲的中心思想。
好读书。第一个字“好”读第四声,爱好的意思,是个副词。意思是喜欢读书。一般的喜欢还不行,要非常非常的喜欢,要上瘾,成为“嗜书瘾君子”,最高境界就是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状态,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成为一种须臾不可离开的生活方式。
读好书。这个“好”字读第三声,形容词,优良的意思。这容易理解,就是在茫茫书海中,如何选择和撷取好的书来读。特别是在信息爆炸、传媒众神喧哗的现代社会,如何在弱水三千中取最有价值的一瓢来品尝?这就需要确立读书的价值观和掌握读书的技巧。
书读好。这个“好”字也是读第三声,但它是个副词。要把书读好是我们的目的,什么是好也关系我们读书的价值观,如何读好则关系到读书的技巧。我们所要学习的,就是判断怎么样才叫“读好”,以及如何读才能读得更好。
这是题解,也是开场白。
一、我的读书生涯
我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祖上就是当私塾教师的,我们住的老屋就叫“杨厝书斋”。我懂事的时候,父亲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母亲是小学语文教师。父亲在远离县城的一个中学,每个星期六下午才回来。那时候我和我的哥哥姐姐最盼望的就是周末,因为爸爸回来不但会给我们带来冬瓜糖、姜糖等零食,晚餐可以吃干饭(当时潮汕人三餐是吃粥为主,难得有干饭吃)、加菜,还会给我们讲故事。在我们心目中,爸爸有讲不完的故事。每个星期天清晨,我们就会钻到爸爸床上,要他给我们讲故事。《西游记》、《聊斋志异》、《一千零一夜》、《基度山恩仇记》、《福尔摩斯探案集》、《三个火枪手》...每个星期讲一段,深深吸引我们。妈妈则多数是在晚上我们在自家天井乘凉的时候,给我们讲《儿童文学》、《民间故事》等我们家订的杂志中的故事。家庭启蒙教育在我幼小心灵播下了爱读书的种子。稍大一点,就自己开始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鲁滨孙漂流记》,《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等凡尔纳科幻小说。小学三年级,我就能够读《烈火金钢》、《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长篇小说。到了初中,不但读了《苦菜花》、《迎春花》、《野火春风斗古城》、《晋阳秋》等解放后出版的长篇小说,还读了巴金《家》、《春》、《秋》,茅盾的《子夜》等中国现代名著,以及《卓娅和舒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外国小说。早期的阅读,埋下了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伏笔。
1965年,我初中毕业。10月份,刚满16岁的我就离开家乡,到粤、桂、湘三省交界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一个农场打工。第一次发工资,两块五毛钱(月工资13元,扣除伙食8元,剩下5块钱分两次发),我在信用社开了一个户,存了1块钱,剩下的钱买了一本《毛泽东著作选集(乙种本)》,一盏煤油灯,还买了1毛钱11颗水果硬糖。在那偏僻的山区,没有图书馆,书店要到20公里外的县城才有。我把《毛选》都翻烂了,“老三篇”和《毛主席语录》都背得滚瓜烂熟。开始,在县城书店还可以买到《唐诗小扎》、《阅读与欣赏》、《中华活页文选》等,这些书也就成为我的宝贝,熟读了《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首》和《阿房宫赋》、《前赤壁赋》等一些古文名篇。
我读诗,喜欢苏辛词派,喜欢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魄,喜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达观。我常常一个人到山上吟诵“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发出几声长啸;我曾经和朋友在月下朗读“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凭虚御空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探讨人生哲理。我喜欢陆游,喜欢他“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壮怀激烈;也喜欢他“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婉约多情。我喜欢李清照,喜欢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悲壮,也喜欢她“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的儿女情长。诵读诗词以古人名篇浇心中块垒,和学写诗词“为赋新诗强说愁”,正契合当时禁锢、蔽塞环境中求学无路,报国无门的苦闷、彷徨、躁动的年轻的心。
文革中期,兴起了“学哲学”的热潮,我也熟读了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关于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哲学著作和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大众哲学》,甚至啃了一通列宁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但是不得要领。
1971年,连山的“后方农场”撤销,我们知青搬迁到三水县和四会县交界、西江、北江、绥江三江会合之处的大旺农场。这个农场有来自广州、佛山、江门、潮汕、兴梅等地的一万多知情,顿时拓宽了我们的生活圈子。当时已经到了文革后期,我们一些知青也开始对文革产生怀疑,我和几个朋友经常聚会,谈时政,谈文学,思想开始活跃起来。这时候,我可以偷偷地从一些广州知青那里借到一些书。白天下田干活,晚上就在昏暗的灯光下如饥似渴地吮吸着人类文明的乳汁。
那是我个人阅读史上的黄金时代。除了鲁迅、郭沫若、曹禺、老舍他们的著作,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王力的《古代汉语》,以及《红楼梦》、《古文观止》等古籍,还读了大量的世界名著。而正是这些世界经典文学作品,改变了我的世界观,陶冶了我的思想情操。这些书,有夏洛蒂·波朗特的《简·爱》、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莎士比亚全集》、司汤达的《红与黑》、莫泊桑的《羊脂球》等短篇小说,狄更斯的《双城记》、《艰难时势》,雨果的《悲惨世界》、《九三年》,盖斯盖尔夫人《玛利·白登》、高尔基的《童年》、《母亲》,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人间喜剧》,冈察列夫的的《奥勃洛摩夫》,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罗亭》、《父与子》,乔万尼奥里的《斯巴达克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飞鸟集》等泰戈尔诗集、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契柯夫的《变色龙》、《套中人》等短篇小说,哈代的《苔丝》、萨克雷的《名利场》、玛格丽特·米歇尔的《飘》、小仲马的《茶花女》、阿里的《我们心中的魔鬼》、奥莉芙·旭莱纳的《一个非洲庄园的故事》,以及日本的《樋口一叶选集》、《二叶亭四迷选集》等等。
我难以表述当年我是如何怀着激动、急迫的心情读这些书,又受到多大的震撼和感动的。这些书中,如果要我列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三本书,那就是《简·爱》、《九三年》和《约翰·克利斯朵夫》。
从《简·爱》,我深深体会到真正的爱必须建立在尊严、平等上面,认识到人必须自尊、自重、自爱、自强。“识见要拒绝心迷,判断力要警告热情”,不要把全副身心的爱,用在会被轻视的地方。一个贫穷、卑微、矮小、不漂亮的家庭教师,却又是正直、高尚、纯洁、聪慧的女子,赢得富有、高傲、英俊、才气横溢的贵族罗契斯特尔的爱,是因为她始终是以尊严的人格来对待的。“我现在不是用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用血肉之躯跟你说话——这是我的心灵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象我们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然而我读《简·爱》的时候,主要的并不是从爱情的角度来感受,而是从人生与社会的角度来体会的。那时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我们这些所谓“出身不好”的青年(父亲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纵有满腔的报国热情,却处处遭到歧视,受到冷遇,就像“贱民”一样被打入另册。简·爱使我懂得尊严和独立人格的重要,而书中的另一个人物圣约翰,则令我对其坚忍不拔、忘我奋斗的精神充满敬意,提升了我理想主义的境界。《简·爱》深深影响我的人生取向,也使我对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深为敬仰。2002年,我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学习时,专门到一个叫霍沃斯(Haworth)的英国小村庄,去拜访夏洛蒂的故居。霍沃斯坐落在奔宁山脉(Pennines)的北部,约克夏河谷国家公园(Yorkshire Dales National Park)的南端,是一个很少有中国大陆游客前往的山区的小镇。我踽踽独行,到了镇上一隅的“勃朗特牧师住宅博物馆(Brontë Parsonage Museum)”参观。这是位于教堂和墓地后面专供本堂神甫居住的房舍。我一一经过故居的每一个房间,细细端详故居的每一样遗物,在她父亲派特力克·勃朗特神父供职的“圣米切尔和全部天使”教堂(Church of St Michaels and All Angels)参观,在教堂旁边宽阔静谧的墓地徘徊,在广袤苍凉的霍沃斯原野(The Haworth Moors)伫立(想起夏洛蒂妹妹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心中充满对夏洛蒂及其家族的真诚敬意。
《九三年》讲述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急风暴雨中旺代地区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故事。雨果以他的如椽巨笔,描绘1793年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既有波浪壮阔的宏大叙事,又有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书中作为革命军远征司令的郭文、共和国公安委员会特派政治委员西穆尔登和保王军统帅、旧贵族朗德纳克侯爵之间的纠葛斗争,传达了雨果“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思想,引起我极大的思想震撼。反动头子朗德纳克为救出三个和他毫不相干的孩子而自投罗网,他的人道行为感动了革命司令郭文,使他明知必定被军法从事但还是放走敌酋;而坚定的革命家西穆尔登,将郭文送上断头台以后,自己开枪自杀。这在残酷斗争的文革,与自己所受的教育和目睹的现实有何等强烈的反差!但《九三年》引人入胜的描写和充满思辨的议论,引起我深刻的反思,使人道主义的思想植入我的灵魂。我们为什么要把政治立场,和人格、道德等联系起来,非说政治上反动必然带来道德堕落呢?我们为什么要排斥人道主义呢?几十年后回头想想,国共两党的生死斗争中,不也交织着残酷斗争和人道主义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现在国共两党,不是重新握起手来了吗?一些文艺作品,如电影《人间正道是沧桑》等,也在血与火中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芒。从人类历史长河回首,革命是暂时的,而人道主义却是永恒的。
罗曼·罗兰交响乐般的史诗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给我的影响则是强烈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主人公高尚而不安定的、诚实与真挚的性格,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英雄气概,为追求真诚的艺术和健全的文明而顽强奋斗的平民艺术家的形象,都使我那颗年轻的心激动不已。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位具有浓重英雄主义气概的人,一位坚强伟大、不向命运屈服的人。在罗曼·罗兰看来,英雄意味着“崇高的社会意义与深刻的人道观念”,意味着“成为一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忠仆”。而“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成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力量,暧昧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自行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顽敌。”约翰·克利斯朵夫在父亲去世时对自己灵魂的拷问的这段话,永远是我的座右铭。
此外两本在世界文学史上并不著名的小说《一个非洲庄园的故事》和《我们心中的魔鬼》对我也有深刻的影响。前者令我感动的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小说前面一个充满隐喻的寓言式的故事,描述一个猎人偶尔看到一只美丽的叫做真理大鸟,从此像着了魔一样历尽千辛万苦区寻找它,但直到他死,最后只得到一根真理的羽毛。这故事一直深埋在我的心中,以致当有一天我在深大荔枝园看到一只长长尾巴的鸟飞过时,心中油然浮现这个故事。而后者则对人心的阴暗面进行探讨,揭示人应该如何去战胜心中的魔鬼。在战胜外来敌人之前,首先要战胜你内在的敌人。
除了文学书,下乡期间,因为先是当了公社气象站的气象员,后是当了赤脚医生,所以读了许多关于气象、医学、生物的书。我还订阅了当时几乎所有的知识类杂志,包括《科学画报》、《考古》、《文物》、《航空知识》、《地理知识》、《家庭医生》、《知识就是力量》等等。
1977年12月11、12两天,我参加了文革后第一次高考,并于1978年5月9日到肇庆地区新兴县高村的肇庆师专物理系报到。在将近3年的师专学习和后来留校任教的5年中,除了阅读大量的物理专业书籍外,也阅读了不少文史类、教育类和社会科学的书籍。
今年1月份深圳出了一本书,叫做《私人阅读史》,深圳报业有名的编辑胡洪侠主编。他请了34位知名学者列出改革开放以来30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30本书并谈个人阅读的经验。仿照这,我也将这30年对自己影响较大的30本书列出来:
张扬《第二次握手》、刘心武《班主任》、张贤亮《灵与肉》、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戴厚英《人啊,人!》、艾芙·居里《居里夫人传》、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傅雷家书》、西蒙·波伏娃《第二性》、沃勒《廊桥遗梦》、渡边淳一《失乐园》、柏杨《丑陋的中国人》、贾平凹《废都》、陈忠实《白鹿原》、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木村久一《早期教育与天才》、罗曼·罗兰《母与子》、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何博传《山坳上的中国》、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局限》、卡逊《寂静的春天》、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朱正《1957年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因为我从1986年就开始接触高等教育研究,当然还阅读了大量的高等教育学相关的书籍,其中对我专业思想影响的书,就不一一列出了。
这就是我的个人阅读史,也是我的心灵成长史。回头看看,我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无论是四书五经、资治通鉴,还是史记,都没有系统读过和记忆;我也没有读过多少西方思想方面的书,无论是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古希腊名哲,狄德罗、盂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主义思想家,还是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的著作,都没有认认真真看过一本,甚至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也没有好好读过原著。而文革结束后思想解放,萨特、尼采、弗洛伊德等思想传入,由于当时专注于学物理,所以除了对弗洛伊德稍微有一点了解外,其他都没有读进去。而知道后现代主义的哈贝马斯、海德格尔等等,已经是人过中年错过最佳阅读年龄,不但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隔阂,在记忆上更是徒叹奈何。因此,我注定是一个成不了大器的人,只能追求快乐地工作,诗意的栖居。
二、读书还是不读书:信息社会和商业社会的双重陷阱
和研究生谈读书,看起来有点吊诡。大学生、研究生,不都是读书人吗?读书就是你们的“专职”呀!但是如果问卷调查,当代大学生、研究生究竟如何读书?读些什么书?读多少书?为什么读书?你就会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中的大部分,并不真正懂得如何读书,不懂应该读什么书,没有读多少书,而读书的目的则多数是功利性很强的。
其实,不止是学生,也不止是中国学生,整个社会、整个世界的人,都与读书渐行渐远。
总的来说,近十多年来,阅读的发展趋势是:
从深阅读到浅阅读;
从慢阅读到快阅读;
从阅读经典到阅读流行;
从文本阅读到网络阅读;
从读书到读图。
有人对近年来阅读方式的改变做了如下概括:从书斋阅读走向马桶阅读,从文字阅读走向视觉阅读,从纸媒阅读走向网络阅读,从知识阅读走向娱乐阅读。
阅读遇到空前的危机。
这就是近年来,有什么“世界阅读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叫“世界阅读日”)、“深圳读书月”(每年11月)、“全民阅读”等活动的缘故。2004年7月8日,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3年的普查数据,公布了研究报告《阅读在危险中》,引起了美国社会朝野震惊,该基金会将这个报告与1982年著名的《国家在危险中》报告相提并论。自老布什上任美国总统以来,“阅读优先”一直是美国政府制订教育政策最重要的主轴。
从大环境看,世界范围的阅读危机,是有深刻的原因的。择其重大者而言就是信息化带来的文化传播形式变革的冲击和商业化带来的教育目的的实用化的冲击。
印刷术发明后,文化传播从口耳相传和手手相授变为通过出版和阅读纸质图书为主的形式进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勃兴和互联网的普及,极大的改变文化传播的模式。每一次信息技术的革新都会带来令传统出版惊恐的读者流失,微软就曾经夸下海口要在20年内结束纸媒时代。到了20世纪末,人类已经进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改变了文化传播的状态,颠覆了以阅读为主的获取信息的模式。但是,互联网在极大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的同时,又带来大量的信息垃圾。信息爆炸引起巨大的信息烟尘。美国人戴维•申克(David Shenk)在《信息烟尘——在信息爆炸中求生存 (Data Smog:Surviving the information glut)》一书中指出:“信息过剩一旦发生,信息就不再对生活质量有所帮助,反而开始制造生活压力和混乱,甚至无知。如果信息超出人类的承受能力,它就会破坏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使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更容易受到侵害,使作为共同体的我们更缺乏凝聚力。信息和理解之间有着重要的差别”。“信息烟尘太坏事了,它挤占了空闲时间,阻塞了必需的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信息烟尘会引起一大堆病理反应——思维混乱、挫折感、过分自信等等”。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早年(纸媒)阅读对其未来创造力以及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子传媒完全取代阅读是不可取的。
现代社会是商业社会,世界充满着物欲,生活节奏空前高速,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宁静幽远已经一去不复返。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教育目的取代人文熏陶、全人教育的理想。布卢姆在《美国精神的封闭》中忧心忡忡地写道:“我们的大学生已经丧失了读书的习惯和兴趣。他们没有学会如何阅读,也不想从阅读中得到乐趣或提高。与前几代大学生相比,他们既没有多少文化上的自负,也拒绝对高雅文化表现出礼节性的虚伪恭敬。就此而言,他们活得‘很真实’。”他接着说:“我在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次注意到阅读兴趣的下降,于是我开始向选修我的入门课程以及来听我课的所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有哪些书对他们确实重要?多数人哑口无言,被这个问题搞得迷惑不解。他们对书籍是伴侣的概念很陌生。...他们不从印刷字符中寻找忠告、灵感或愉悦。”40年前的美国大学生,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在阅读方面何等相似乃尔!
看看我们的身边,中小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泥沼中难以脱身,大学生和研究生在考虑毕业后如何在人才市场上把自己卖出去。我们的大学已经成了职业训练所。考托福,考驾照,考各种各样的资格证。我们哪里还有时间读书?如果有,也就是应付考试的教材,以及言情、武侠、玄幻、戏说的小说。在社会上,畅销的也就是财经、科技、管理、旅游、亲子一类的书籍。
这是教育的悲哀,文化的悲哀,民族的悲哀,人类的悲哀!
三、有用之读与无用之读
在这里我不想和大家讨论读书的技巧,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许多关于读书技巧的书,我推荐的是美国人莫提埃·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出版)。我主要也不是和大家讨论如何阅读本专业的书,而是谈谈关于如何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的心得体会。
读书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而信息必须转化为知识才能成为文化。150多年前,纽曼和斯宾塞等人,就在争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实际上,信息在成为知识以后,就分为两条路径,一条是信息—知识—技术—财富,一条是信息—知识—智慧—人格。前者往往被视为“有用的知识”,后者却被视为“无用的知识”,因此就有读“有用的书”和读“无用的书”的区别。但是,在人生长途上,往往是智慧胜于技术,人格比财富更重要,生命的丰富比学会一口流利的英语更重要。因为人的持久幸福和持续快乐,一定来源于生命的激情与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来源于对欲望适可而止的节制;来源于对一定的道德守望的心安。而这些都来源于人文修养,来源于人格养成。当然,我们也要学习有用的东西,使自己具有谋生的本领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因此,我们除了需要“有用”之读,还需要“无用”之读。正如英国作家毛姆所言:“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那些书,既不能帮助你获得学位,也不能指导你如何谋生,不去教你驾驶船舶的技巧,也不告诉你如何维修一辆出了故障的机车。然而,只要你们能真正享受这些书,它们将能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而圆满,使你更加感到快乐。”
读“无用之书”,你会感到——
深邃而幽静的道路,虽然有点崎岖,但一路柳暗花明,应接不暇;
清明而辽阔的天地,虽然有点高远,但令人胸臆顿开,心旷神怡;
神圣而高深的殿堂,虽然有点惶恐,但带来许多雀跃,许多收获。
下面,我想把自己读书的两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第一,要读经典,读伟大的书。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就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书。
意大利当代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一书中,对经典的定义列举了14条:
“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
“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以前的解释的特殊气氛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习惯)时留下的足迹”;
“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让周围制造一团批评话语的尘雾会,却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个名称,它用于形容任何一本表现整个宇宙的书,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本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作品的作品;但是那些先读过其他经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图中的位置”;
“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的噪音调校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是经典作品的存在不可或缺的”;
“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之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简而言之,经典往往具备这样的特征:一,能够陶冶心灵,涵养人格,传递普世价值,告诉我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爱,什么是永恒,什么是智慧等等;二、揭示真实而深刻哲理;三,具有时空的广延性:在历史长河中历经大浪淘沙而依然闪闪发光,维系着历史和现实,并在不同空间为不同民族所认同;四,文字优美,能够引起心灵的共鸣和震撼;五,能够反复阅读,常读常新,每次阅读都有更深的理解,都有新的收获。
钱理群先生说:经典凝聚着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精华,汇集着人类最美好的创造。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经典。
读一本经典,胜过读100本流行读物。
经典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君自知。
然而,我们现在的阅读模式,实际上就是“反经典”的,因而也是“反阅读”的。在大学教育中,我们的灵魂是被忽视的,大学缺乏基本的人文精神。高等教育已经沦为一种技术教育和工具教育、一些针对就业开展的训练。它根本忽视了通识教育,尤其是忽视了人文的教育。而人文教育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需要,它赋予社会、世界以方向、目的和意义。前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R.W.Huchins)目睹了20世纪30年代,众多美国大学开设五花八门以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而气愤不已。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去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而是要努力寻找一种永恒的价值观念。因此,从1929年起,他开始在芝加哥大学推行名著教育计划。并在1952年编著了“西方名著丛书”,收录了从荷马到弗洛伊德的443部经典著作,要芝加哥大学的大学生们选读。他的这一举措被誉为“人类心灵的一大成就”。赫钦斯坚定地认为,大学课程之间,应当有一种基本观念的共同基础。学生应该学习那些具有永恒精神的西方伟大著作,它们代表了人类的理智精神,是人类的最高遗产。赫钦斯曾说:“一个从来没有读过西方世界里任何伟大的书的人怎能称得上是受过教育的呢?”他当然是在西方文化的语境中说这句话的。仿照于此,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从来没有读过中华传统文化任何伟大的书的人怎能称得上是受过教育的呢?也可以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说:一个从来没有读过东西方世界里任何伟大的书的人是不能称之为受过教育的人的。布鲁姆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中大声地质疑着当代美国学院中的各种流行思潮,他认为若要摆脱当代混乱的思想状态,必须回到源头,让学生重新阅读从苏格拉底到卢梭等人的著作,他们必须从中寻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他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写道:“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他们将比其他任何时候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美满,因为阅读经典将使人置身于无限蕴藏的本质之中。”
在中国,前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是改革开放后最先倡导人文教育的大学校长,但是他的声音在排山倒海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显得如此微弱。
今天,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为什么提倡读经典?这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伦理,读智慧,读社会。
巴, 金老人曾经给一个小朋友写信,, 他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同学们,青年朋友们,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让我们怀着虔敬的心情,打开这些人类文明的宝典吧!
第二,读书要达到三个境界:感觉、感动、感悟。
感觉,就是一种怦然心动,就是一种似曾相识,就是一种相见恨晚,就是一种共鸣,一种默契。没有感觉,就难以读好书。当然,有的书不是一下子就有感觉的,有的书你18岁读可能找不到感觉,但是25岁读可能就有感觉了。我是主张快乐读书的。找到感觉,就能够深入读书,并从中得到乐趣。读书的感觉,就是感到哲人的思想在荡涤我们的灵魂,就是觉得心灵变得宁静而辽远,生命在一次又一次向前拓展,向左右拓宽,就是使你在喧嚣浮躁的外部世界中获得温馨和煦的精神家园。
感动,就是能够撞击你的心灵,引发你的情感波澜。章必功校长曾经指出,现在许多青年学生缺乏“文学的感动”,他们读书把自己置身在外,完全作为旁观者,冷冰冰,空落落。著名作家王树增在谈他18岁时读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时,对他心灵的冲击时说:难道人间的生活可以如此自由奔放、风情万种?难道苦痛也可以如此缠绵悱恻、美丽动人?难道和平与战争、幸福与苦难竟能如此和谐地纠缠在一起?难道大河可以如此多情,心灵可以如此飞翔,身姿可以如此轻佻,历史可以如此斑驳?作家笔下的世界怎么能如此斑斓繁复?一个人观察世界怎么能有如此奇特的角度?人的心灵真的可以如此充满忧郁和温情?审视精神和道德的目光为何如此郁郁寡欢?作家的一连串的反问使我不知所措:“我究竟在寻求什么?我为什么痛苦?由于什么原因?为了什么目的?”这就是感动。这种感动在此后近30年一直伴随他一路前行。他说:好的阅读是一种心灵挣扎的过程。这个过程极其痛苦而又充满趣味。在这个过程中,作家笔下所有的人物和故事都将逐渐淡化和消失,最终只剩下你和一个充满才情但忧心忡忡的生灵的对话,对话使我们对短暂生命的认识似乎骤然明白了些什么,或者瞬间便更加糊涂起来,我们便在这样的明白与糊涂之间挣扎,没完没了,心智的生活也因此丰富多彩。好的阅读者是谦卑的。因为你面对的是人类数千年积累的智慧。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是渺小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命个体和整个人类所犯的错误,其根源大多与自认为伟大有关。这也许是我们必须阅读的又一个重要理由。
感悟,就是在你读完一本书之后,思想上有所收获。
一本好的书,不在于这本书能否使你入迷,而在于合上这本书以后,能够使你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思考未来。当你读到帕斯卡尔的“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时,难道你不会掩卷太息,长久思索?当你读到罗曼·罗兰的“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不过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不过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时,难道你不会反躬自问,我被黑暗所掩盖了没有?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了没有?
感悟,就是在读书之后的觉悟,就是在读书中,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把书中的哲理和自己的人生联系起来,从书中得到启迪,达到“悟道”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把人类文化精华内化为自己的素质。正如中国著名学者吴宓所说的:“治学的目的在于自身精神的完善,好的学者不只是某个领域的专家,甚至不只是文史哲的通才,而是具备人生见识的智者”。
你们大部分是80后的青年,属于“新新人类”。你们的代表人物王卯卯在《我兔斯基你(I,TUZKI,U)》中说,80后、90后的特点:富有想象力,自娱自乐、特立独行、反传统;优点:雍容、睿智、洒脱、富有洞察力。虽然看起来困顿,内心却是敏锐、强大、积极。兔斯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似乎已经构成一种人生哲学:用情绪改善人生,用想象力改变世界。你们有很多长处,但是我觉得你们还是必须学会阅读,不能光靠情绪和想象力生活。
沉下心来,学会阅读,让阅读成为你的生活的一部分吧!
最后让我用20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杂志撰稿人、作家和出版家霍尔布鲁克·杰克逊在《书·阅读》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当我们浸濡在名著中,用自己的观点与之进行交流、比较的时候,我们从中获益良多,而这种获益,不是通过照单全收的吸纳,或者无所怀疑的遵循,而是通过交流过程中的保持自我,从而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好、更丰富、更强大。
2009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