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通讯——韩国大学的特性化政策和未来
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011年06月21日下午两点半至五点,朴柄久教授应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诚意邀请,于文科楼1700会议室举行了一场名为“韩国大学的特性化政策和未来”的精彩讲座。
朴柄久,男,1965年8月9日出生于韩国,博士,深圳大学客座教授,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朴教授于1984年3月~ 1991年2月,在国立庆北大学(韩国)人文学院中文系学习毕业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 8月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2005年 7月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 8月进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2010年1月获得法学博士。主要著作有:《韩中日石油战争》,(韩国)Hansmedia出版社,2006年3月;2008年9月);《中国的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韩国)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2008年12月 );《王霸天下思想与启迪》,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6月。主攻方向中国政治思想,东亚国际关系。
本次讲座朴教授把韩国大学的特性化政策和未来分为了七个部分,这七个部分分别是:第一,全球化时代韩国大学的竞争力。韩国现代化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教育。韩国的未来在于大学的竞争力。对于大学竞争力强化的背景来讲,1990年代WTO(世界贸易组织)体系成立后WTO不让国家向企业提供研究资金,但是国家政府向大学提供研究资金是可以的。为了提高韩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韩国政府首先采取符合全球标准(Global Standard)的改革政策。韩国政府要求大学教授在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杂志上发表英文文章。但是韩国是非英语圈国家,大学教授写英文文章确实是不容易的。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其次,所有的大学都试图用英文讲课,但是学生不懂上课的内容。为了让大学迈向国际化,大学校都大力推动英文教育,这和中国也很像。第二,产学合作。1)国立大学特性化政策:大学和产业间的合作、国立大学特性化政策是从1970年代朴正熙总统开始的。国立大学特性化政策中最典型的成功事例是庆北大学的电子工程系;釜山大学的机械工程系、造船工程系。韩国三星的电子产业、现代重工业公司的造船业目前世界排名都是第一。2)大企业投资大学的成功事例:(1)POSTEC(浦项工科大学)是韩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POSTEC研究生比本科生数量多一些。POSTEC是POSCO (浦项制铁)设立的大学。POSTEC借鉴美国CALTEC(加利福尼亚工业大学)而设立的。POSTEC的目标是培养诺贝尔奖水平的人才。(2)成均馆大学是三星集团的一部分。三星集团向成均馆大学每年投资1亿美元,用来改善研究、教育环境。第三,产学研官合作型。“产学研官合作型”是企业和大学、(国家、民间)研究所、官方展开密切合作的。比如:1)韩国中部地区大田市的KAIST(韩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大企业、大田市政府结成合作关系后,共同建设一个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即大德Valley(大德研究基地)。大德Valley借鉴了美国“Silicon Valley”模式。2)韩国东南部地区大邱市的庆北大学和大邱尖端医疗机构共同建立复合研究基地(Medical R&D Complex Center)。3)韩国西南部地区光州的GIST(光州科技院)和光州市政府共同建设光产业(Laser产业)基地。4)TechnoPark政策为了各个地域经济发展大学里设立许多TechnoPa rk。庆北大学TechnoPark;忠南大学TechnoPark等等。TechnoPark设置的大学给小企业提供廉价研究实验室。TechnoPark是像一个incubator(保育箱)先给娇小的婴儿提供保育呵护,再让其独立长大。在没有经营经验、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冒险开公司的风险很大,所以先在大学TechnoPark里积累经营经验、培养技术,然后要独立创业。独立成长的企业再向大学投资。第四,研究型大学政策。到目前为止韩国在基础科学方面还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这是因为韩国的大学在源泉科学技术开发方面能力很不足。为了拥有领先水平的科学技术,韩国政府决定建设一批研究型大学。国力大学和私立大学都有一批研究型大学。例如:国立大学中的首尔大学,庆北大学,KAIST, 釜山大学;私立大学中的延世大学,高丽大学,POSTEC, 汉阳大学,成均馆大学,西江大学,梨花女子大学。第五,21世纪大学发展的新模式:雇佣(采用)保障专业。韩国的大企业都追求世界一流化,所以大学和企业间产学合作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和大学通过合作项目设立企业需要的新学科,培养人才。雇佣(采用)保障专业有两种。一种是企业单独投资型,另一种是公共机构支援型的。目前雇佣(采用)保障学科大部分集中在信息产业方面。雇佣(采用)保障专业事例:庆北大学手机工程系—三星电子;庆北大学Display(显示屏)工程学科—LG电子;成均馆大学半导体工程系—三星电子。上述的企业向学生和大学支援学费、宿舍费、奖学金、研究实验设备等等。该大学设置专门课程,毕业后企业保障就业,完全雇佣他们。第六,韩国的大学面临的问题点。1)以名分为主盲目追求名牌大学。韩国高三学生的高考是一种激烈的阶级战争。如果考上名牌大学,那他的将来有希望。考不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将会选择再次挑战考名牌大学。这是因为韩国人很重视面子、名分。2)大学的政治化、企业化首先,韩国是从古到今,文化中都很重视“士”。韩国的大学教授愿意当国家行政机关部长或者当总理。相当部分的大学教授的目光不在于学术,而在国家行政。如果当国家行政顾问或者决策者的话,他得到的福利待遇和名誉是巨大的,难以想象的。其次,目前韩国的大学已经抛弃了优雅的学术机构的形象,成为像企业那样的经营机构。3)过剩的大学生。韩国的大学对韩国的现代化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也因为过剩的大学生而出现了许多问题。学历高和知识多并不是一致的,家长的学费负担太大。韩国的大学都开设硕士、博士课程,研究生毕业后相当一部分人愿意在大学里执教,但是大学能接受的容量有限。第七,改革方案。1)结构调整。根据目前出生率下降,对大学实行结构调整,国家政府应该区分就业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2)国际型研究项目增加。韩国的大学积极推动国际型研究项目的开展。
朴教授对韩国大学的特性化政策和未来讲解结束后,在座的教师和同学们就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向朴教授请教。朴教授一一做了回答。他明确地表示,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中国的智慧、中国的文化也是最美好的,但是中国人在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得差强人意,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努力。本次讲座在热烈融洽的气氛中结束。
朴柄久教授热情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