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通知公告
高教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通讯:当代印度的文化景象—谈谈我的访印观感
当代印度的文化景象
—
谈谈我的访印观感
——
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113
期跨学科学术沙龙
2011年11月15日下午两点半,第113期深圳高教所跨学科沙龙如期在文科楼1700会议室举行,此次沙龙的主讲人是深圳大学印度文化研究中心郁龙余教授。
郁龙余教授1965年入
北京大学
东方语言文学系印地语专业,师从
季羡林
、金克木、刘安武诸师,学习印度语言文学;同时郁龙余教授1984年调入深圳大学中文系,历任中文系副主任、主任、文学院院长暨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深圳大学的元老和见证人;同时,他还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杰出父亲”,其女儿郁秀撰写的《花季雨季》一书受到80后和90后青年读者的普遍欢迎,而且被拍成电视剧。郁教授还出版了《中国印度文学比较》、《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中国印度诗学比较》等代表作,其著作《梵典与华章》还被温总理在中印文化交流年上作为礼物送给印度总理作为礼物。
此次沙龙郁教授给我们带来的是他在2011年2月份访问印度的观感,郁教授首先介绍了他在印度访问的行程,然后详细介绍了在印度访问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活动,最后郁教授还进行了小结,分享了在此次访印成功的原因和体会。
一、访印行程
2011年2月5日至20日,应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ICCR)高尔(Suresh KGoel)主任,邀请,郁教授连同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原院长孟昭毅教授一行四人对印度的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进行了为期15天的访问。
郁教授首先用生动的相片给我们展示了他在印度访问的15天的行程:先后主要到了印度的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三地,同时与当地著名学者、领导和著名的大学进行了访问和交流。如拜访了印度两位国宝级学者、杰出印度学家洛克希·金德尔(Lokesh Chandra)和杰出梵文学家瑟德优·沃尔特·夏斯特利(Satya Vrat Shastri)教授、著名的印地语诗人、作家阿啸客·吉克尔特(Ashok Chakradhar)、印度外交东亚司司长班浩然先生(Gautam Bambawale)、印度中国驻印度大使张炎先生、ICCR副主席史耶德·夏希德·马赫迪(Syed Shahid Mahdi)。
同时,郁教授一行先后访问了伊斯兰大学、尼赫鲁大学、德里大学、索菲娅女子学院、印度学术研究院、孟买大学、捷台伍坡大学、印度文学院、泰戈尔印度大学、加尔各答大学、泰戈尔国际大学博物馆、中国学院、艺术学院等印度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与上述大学的著名学者和在校学生就“中印文化”进行亲密的交流和探讨,在上述大学中发表了题为《中国文化的要义与形态》、《中国的印度学研究》、《印度学在中国》、《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泰戈尔与中国新文学》、《中国的语言、文学和文化》的演讲,受到了当地师生的欢迎和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在用相片介绍行程的过程中,郁教授还不时介绍印度当地的文化和特色以及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故事,使参加沙龙的师生都对印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二、访问重点活动介绍
郁教授在介绍了15天行程后,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访问行程中的重点人物和事件。
首先,郁教授拜访了印度两位国宝级学者,杰出印度学家洛克希·金德尔(Lokesh Chandra)和杰出梵文学家瑟德优·沃尔特·夏斯特利(Satya Vrat Shastri)教授,这两位都是印度公认的最著名的国宝级的学者,受到他们盛情的接待,郁教授表达了对他们的感谢和尊敬,同时跟我们分享了他跟这两位学者的交流的话题。
在加尔各答群英会里,郁教授一开始就受到了当地学者文人的“围攻”,提出了一些类似如何评价鲁迅和毛泽东、如何看待中国的文艺政策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郁教授淡定自如,非常巧妙地应对了他们,而且最后取得了当地学者领导的一致认同和赞赏,大大促进了当地学者对中国的了解,同时还调动了当地学者参与中国古典著作翻译的积极性。
郁教授还拜访了印度著名的诗人著名的印地语诗人、作家阿啸客·吉克尔特(Ashok Chakradhar),跟我们分享了在阿啸客家受到的热情接待。郁教授对阿啸客的诗文大为赞赏,在现场给我们吟诵了阿啸客的诗,赢得了大家的一片喝彩。后来在郁教授访问索菲娅女子学院的过程中,受到了一个挑战,就是用印地语来进行他的演讲,郁教授勇敢的接受了挑战,并且做了精心的准备,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访问印度的过程中,郁教授还把印度领导人索尼娅·甘地、辛格总理、帕蒂尔总统和拉奥琦大使的4000元《深圳大学报》的稿费代捐给了比哈邦一民办小学,这件事他认为是处理的很有意义的,增进了中印友谊。在离开印度的最后一天,郁教授还拜访了ICCR副主席史耶德·夏希德·马赫迪(Syed Shahid Mahdi),深入探讨了中印的友谊,中印典籍翻译等问题,在春雨之夜惜别了印度。
郁教授最后介绍了梵文学家瑟德优·沃尔特·夏斯特利(Satya Vrat Shastri)教授的2011年8月份首次访问中国的一些活动,同时取得了很大的影响,郁教授还分享了爱美的夏斯特利教授在中国留下的许多趣闻。
三、访问成功的原因
在介绍完行程和重点的活动后,郁教授跟大家分享了他此次访问成功的原因以及此次访问的体会和感受。
他分析了此次访问成功的原因。他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以团队而非个人访问的形式,一行总共有四个人,比起一个人来更体现出对这次活动的重视。第二,他认为用印地语来进行演讲拉近和打动了当地师生的心,这样便于得到当地师生的认可和接受,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学者的印地的水平和对印度文化的了解。最后,与印度的领导和知识界和谐相处,是以一种平等的文化交流而非文化输出的姿态去访问,受到了当地学者的尊重和接纳。
最后,在郁教授的访印观感的介绍完成后,参加沙龙的师生们也向郁教授提出了各种问题,比如说关于印度的食品的问题,印度贫富差距很大却能和谐相处的原因,关于中印文化的差异,印度对自身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中国对自身传统文化差异的问题,郁教授都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解答,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同和掌声。张祥云所长也向郁龙余教授探讨和交流了关于高等教育研究所与印度研究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合作进行印度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郁教授表示将大力支持,在对印度高等教育问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上双方都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在大家热烈的讨论和郁教授的精彩回答中本次沙龙圆满结束!
供稿人:巫国云
摄影:夏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