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通讯:15级新生读书报告会
------高等教育研究所学术沙龙第160期学术通讯
2015年9月29日上午八点半,深圳大学高教所第160期学术沙龙在文科楼1700会议室如期举行,15级高教所新生为大家带来了读书报告交流会。首先由九位同学轮流上台为大家分享读书心得与体会,之后张教授,李教授,肖教授以及几位师姐师兄对大家的分享进行了发言点评。
第一部分:读书报告交流分享部分
第一位上台的是蒋明岐同学,她与大家分享的是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通过精制作精美的PPT,清晰的表达,开阔的思维以及强大的气场为大家展示了她对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理解与看法,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第二位上台的是李艳肖同学,她与大家分享的是《论语》,通过对几句优美古文的讲解,仿佛将大家带入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并且与大家精确分析了论语中“器”的含义,让人受益匪浅。
第三位上台的是綦玲同学,她在开头的疑问就给大家带来了极深的哲学思考---究竟什么样的书才可以称之为经典之作?她通过清晰流畅的语言,可以随时信手拈来的举例向大家表达了她对读书的看法,被大家赞誉为学霸。
第四位上台的是王倩雯同学,她曾就读于香港城市大学英语硕士,在阅读《大学小言》这本将北大与港中大进行对比的著作之后,她与大家分享了她眼中的城大,将读书与个人经验相结合,向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校园风景,十分新颖。
第五位上台的是李婉婷同学,她为大家分享的也是来自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她的观点清晰,表达流畅,几乎不用去看讲稿,一气呵成,亭亭玉立地站在讲台上就自然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六位上台的是庞蕾同学,她为大家分享的是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通过对这本书的分析,让大家理解了高等教育的本质以及作者所希望达到的对现实的一种引导,给予人更深的哲学思考。
第七位上台的是李冰慧同学,她在阅读潘懋元老先生的《论高等教育》之后与大家分析探讨了更深刻的现实问题---跨专业就业的主要原因以及跨专业就业的解决途径,将理论与现实情况相结合,给予大家对于现实更多的思考空间。
第八位上台的是张桂萍同学,她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有着极深的见解,从所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所闻所见的现实生活中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许多质问,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也使得我们想要深度剖析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更好的解决途径。
最后一位上台的是何伟光同学,他分享的也是来自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通过对哲学理论的分析,对高等教育精髓,本质,要求的讲解,让人一目了然,感悟颇深。
第二部分:教授,师兄师姐点评
首先,张教授发表了对这次九位同学读书报告交流的感想,认为这次分享交流充满了正能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有着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发现的态度,希望大家继续发扬。接着,李教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道,每年新生入学进行读书报告这一活动是从07年就开始进行的,一直保持的非常好,他看到了每一位学生的优秀之处,用九个字对大家的分享交流做出总结:态度好,不紧张,读的活。最后李教授还为大家提出了建议,希望大家以后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把学问当做一种品位,用一种高境界的姿态来读书,而不是抱着功利性的态度。接着,肖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开门见山的说要为大家点赞,称赞每个人都是在美丽的绽放,如同春华秋实的美景展现在眼前,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最后,几位师兄师姐也对本次读书报告交流会上大家的表现表达的十分的肯定,其中,陈丹琳师姐建议读书要理清思维,明确立场,正确理解每本著作中最精髓的内容;欧阳书亮师兄表达了自己感觉受益匪浅,建议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继续学会与各种思想碰撞,促进我们成长;孙小宁师姐对农村教育发展深有感触,感叹大家读书活,密切联系实际问题;李悦瑾师姐对大家的仪态仪表表示肯定,建议大家今后读书能够有自己的思考,不只是停留在仅仅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上。
此次的读书报告分享交流大会让大家都受益颇多,最后在大家互相的鼓励声中落下了帷幕,希望未来我们可以做的越来越好!
(供稿人:庞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