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1日,高教所教育系第179期跨学科学术沙龙在文科楼1700会议室举行。这次沙龙非常荣幸请到了国内著名的教育史研究专家熊贤君教授,为大家做“中国近代教育独立思潮”的讲座。这次主题讲座熊贤君教授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讲解,第一,界定教育独立思潮;第二,教育独立思潮的形成;第三,教育独立思潮主要观点;第四,教育独立思潮在民国的实践和影响。 首先,熊贤君教授对教育独立思潮的本质内涵做出了界定——主张教育超越宗教教派争斗及功利,而处于独立地位的教育概念。在这里,熊贤君教授特别强调到这次的定义有些修改,增加提出超越功利。在当今时代的教育领域,出现了太多的功利干扰,所以当教育能超越功利而独立的话,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正如同梁启超所说“一波一澜不能叫作思潮”,正是由于近现代很多中国人对教育独立产生了共识,认为中国的教育必须走独立发展、不受宗教不受功利或少受功利影响的发展道路,所以才能叫作教育独立思潮。那么什么是教育独立思潮的语义呢?熊贤君教授指出,第一要尊重教育规律。宗教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是不一样的,教育就应该从根本上达到教育本身的目的。第二是教育主权独立和内容民主化。1925到1927年间,由于西方的教会学校在中国拥有主导权,这是不利于中国人维护自己的国家民族利益的,所以提出教育主权独立。再者是学校里的宗教课,干预了学生的民族信仰自由,不利于民族的发展。第三是教育的逻辑内涵意义要独立。教育要按照教育规律目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个问题是近代教育独立思潮的形成。第一,熊教授指出近代的很多思潮都是和经济有关系,很多教育问题的出现和教育经费有最直接的关系。在近现代,为了规避问题,很多人提倡教育经费独立,谁也不能侵吞,而只能用于支撑教育。由教育经费延伸出来的是教育机构也必须要独立,不独立则会让教育处于弱势地位,导致教师和学生的质量下降,从而丧失了独立人格。第二,教育的责任也决定了教育必须独立。知识分子必须有独立的精神去判断辨别人类的文化财富,通过教育去传承。教育是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专门场所,是别的手段无可取代的。第三,教育是人类文化创新的学术机关,所以教育必须要独立。只有在自由独立原则下,学术上取得的成果才会有高价值。 最后,熊贤君教授给大家讲解了近代教育独立的实践与影响。一是的确争取到了教育经费的独立,如民国时期南京政府的教育经费就很充裕。二是推进了依法执教,1927年国民党在教育方面强烈推行了很多法律。三是教育行政独立方面也有贡献,行政部门重要官员大都有留学教育经历。 这是熊贤君教授第二次莅临高教所做讲座,这个主题是近代特殊时期下的教育,老师们同学们并不是简单来判断一个结论的对错,最大的意义是在熊贤君教授严谨治学下,激发了大家的思考和多角度思维的碰撞,这也正是我们高教所沙龙的意义所在!高教所全体师生都对熊贤君教授表达了敬意和感谢,为大家带来了如此精彩活跃的学术讲座。(供稿人:胡燕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