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网
位置: 首页 > 所有赛事 > 师范学院 > 竞赛通知 > 正文
竞赛通知

2016年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实施方案

 发表于: 2018-09-03  点击:[]

一、竞赛规程

(一)竞赛名称

2016年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二)竞赛目的与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广东省高校计算机教学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水平,激发省内各高校各专业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潜能,提升大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同时搭建高校计算机教育经验与成果的交流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三)参赛对象与要求

1.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在读全日制学生均可以组队参加所有类别的竞赛。

2. 2016年大赛分设:(1)软件应用与开发类;(2)微课(课件)类;(3)数字媒体设计类普通组;(4)数字媒体设计类专业组;(5)(数字媒体设计类)动漫游戏组;(6)(数字媒体设计类)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组;(7)AII联盟企业命题类。

(四)竞赛内容与方式

大赛内容主要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为目标。

大赛作品分类与竞赛分组:

1.软件应用与开发类。

包括以下小类:

(1)网站设计。

(2)数据库应用。

(3)虚拟实验平台。

2.微课(课件制作)类。

包括以下小类: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片段。(Windows7+office2010版以上)

(2)“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片段。

(3)“Internet 应用”课程片段。

(4)程序语言课程片段

(5)“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片段。

(6)中、小学数学及其它自然科学课程片段。

(7)汉语言文学(古汉语、唐诗宋词、散文等,1911 年前)课程片段。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优秀道德风尚等,1911 年前)课程片段。

3.数字媒体设计类普通组(参赛主题:绿色世界)。 包括以下小类:

(1)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含静态或动态的平面设计和非平面设计)。

(2)计算机动画。

(3)计算机游戏。

(4)交互媒体(含电子杂志)。

(5)DV 影片。

4.数字媒体设计类专业组(参赛主题:绿色世界)。 包括以下小类:

(1)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含静态或动态的平面设计和非平面设计)。

(2)计算机动画。

(3)计算机游戏。

(4)交互媒体(含电子杂志)。

(5)DV 影片。

说明:数字媒体设计类作品分专业组与普通组进行竞赛。参加专业组竞赛的作者专业清单如下:

① 教育学、教育技术专业,艺术教育、学前教育专业。

② 广告学专业与广告设计方向。

③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④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方向)。

⑤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⑥ 工业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专业。

⑦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⑧ 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影视摄制专业。

⑨ 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中国画与书法专业。

⑩ 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会展艺术与技术专业。

其它尚未列示的与数字媒体、视觉艺术与设计、影视等相关专业,亦应参加专业组竞赛。

5.数字媒体设计类动漫游戏组(参赛主题:绿色世界)

包括以下小类:

(1)动画。

(2)游戏与交互。

(3)数字平面。

(4)动漫衍生品(含数字、实体)。

6. 数字媒体设计类中华民族文化元系组(参赛主题: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民俗艺术活动)。

包括以下小类:

(1)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含静态或动态的平面设计和非平面设计)。

(2)计算机动画。

(3)交互媒体设计(含电子杂志)。

(4)DV影片。

7.AII联盟类。

(1)校园移动互联网创意命题

包含以下类别:

l  产品方案策划类

l  产品原型设计类

l  产品应用实现类

    每个类别可参考以下方向:

① 移动学习方向

跟学生的学习、考试、教育相关的类型均可。比如:超级课程表,教你学英语,关于选课、成绩查询、考试霸王等软件。

② 移动生活方向

服务类型可以围绕学校生活,学生的衣食住行各方面进行软件开发,以方便师生生活为主,比如:订餐软件,挤公车地铁软件,着装搭配等方向均可。

③ 移动运动方向

可从学校能提供的场地,根据学生喜欢的、需要的运动出发,打造能够吸引学生前往锻炼,并提高身体素质的软件。也可开发类似的,如旅游度假、愉悦周末的软件。

(2)广州出版社电子书命题

命题要求:

① 以“传统节庆”为主题,使用HTML5技术自主设计一本交互式电子书;

② 作品以HTML5网页形式呈现,作品及其相关文件以ZIP压缩包格式或EPUB 3.0电子书格式进行打包;

③ 作品必须能够在电脑、平板等终端上正常运行和阅读,并能够在不同终端上实现交互效果。

④ 参赛作品为选手选用图书/原创作品的节选内容,参赛选手选用原书的文字内容不超过原作品的15%;且需注明参赛作品选用图书的版权信息(出版社、作者、ISBN号等)以及选用的图片素材的版权来源。

⑤ 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且内容积极、健康。

该类获奖除能获得参赛证书外,还设如下奖励:

一等奖1名广州数字出版有限公司签约团队和1000元电子书券;二等奖2名广州数字出版有限公司优选制作团队和500元电子书券;三等奖10名 200元电子书券。

(3)广东能龙教育股份有限公司“课堂+信息化+互联网”命题

设计方向要求:

    ① 课堂中互动模式:协同交流互动模式、同学之间互动、教师讲评互动。

② 课堂前互动:创客式学习

③ 课堂交流评价与点赞模式

④ 课堂信息化互动环境配置

⑤ 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数据的自动化采集、智能分析

参赛者需选择一个或多个方向进行方案设计。

内容要求:

    ① 内容以设计方案文档、交互原型HTML、具体软件实现其中一种或多种形式呈现。

② 内容需具备技术可行性、实际应用可操作性。

    ③ 内容需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应用场景描述,功能流程说明,输入输出定义,解决的问题及价值描述。

    ④ 如果包括硬件,已存在的硬件需说明硬件的名称型号,参赛者自行设计的硬件需包括硬件的概要设计(输入与输出,需具备技术可行性)。

该类获奖除能获得参赛证书外,还设如下奖励:

一等奖1名广东能龙教育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团队奖品:6000元。

    二等奖2名广东能龙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优选制作团队奖品:3000元。

三等奖4名 奖品:800元。

备注:参赛者的设计方案如获奖能龙公司拥有使用权。

(五)竞赛时间及报名方式

1.竞赛时间

竞赛分为网络初评和现场决赛

网络初评时间:2016年6月15日-6月29日

现场决赛时间:2016年8月下旬

2.参赛报名

(1)大赛官方网站将在2016年5月10日开通网上报名系统。

(2)网上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5月21日。

(3)参赛学生在截止日期前,在大赛官网进行网上报名,报名信息经过与学校汇总参赛表格核对审核后,方可提交作品。

(4)汇总报名信息。以学校为单位,将作品报名表、作品汇总表(详见附件)电子版发送至竞赛邮箱,请注明xx大学计算机竞赛报名。每个作品参赛费用为¥100。

汇总截止日期:2016年5月25日

报名邮箱:gdjsj2016@qq.com

3.作品提交

⑴ 网上提交作品截止日期:2016年6月9日。

⑵ 参赛学生在截止日期前,在大赛报名系统中按要求在线提交作品及相关文件。

4.参赛名额限制

大赛竞赛分为7个大类,每个大类下设若干小类,每校在每个小类下可提交4件作品报名参赛(数字媒体设计类分为普通组和专业组,各组下的每一小类每校均可提供4个作品报名参赛)

参赛学校应遵守大赛关于作品名额限制的要求,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报名,报名及作品提交截止后将统计各校报名信息,如不符合名额限制将要求学校重新调整,超出名额的作品不具备参赛资格。

审核通过后,参赛学校方可向大赛承办单位(广州大学)上交报名费并发送汇款凭证电子版至gdjsj2016@qq.com

(六)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所有作品播放时长不得超过10分钟,所有需要安装的作品或手机APP类作品必需提供演示视频,时长亦不得超过10分钟。

3.“网站设计”及“数据库应用”小类作品,参赛者应同时提供能够在互联网上真实访问的网站地址(域名或IP地址均可)。

4.各竞赛类别参赛作品要求,请各参赛选手及时关注省大赛网站(http://gdjsj2016.aiiedu.cn/)。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高等学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广州大学实验中心、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广州大学信息技术实践基地

协办单位:广东省大学计算机课程AII联盟

(一) 组织委员会

组织委员会主任:

  李  毅(广州大学校长助理)

组织委员会副主任:

  许亚武(广州大学实验中心、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赵建华(广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龙晓莉(广州大学实验中心、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

组织委员会办公室

  主  任: 龙晓莉(广州大学实验中心、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

  成  员 :叶  旭、刘  洁、梁碧允、温泉河、杜炫杰

(二) 评审委员会

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

  叶惠文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评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谷  岩  广州大学教授

  王志强  深圳大学教授

  李绍中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成员:

   徐红云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陈炬桦  中山大学教授

   田秋生  广州大学教授

   吴宗敏  广州大学教授

   冯冬雯  广州大学副教授

   高  鹰  广州大学教授

   赵  阳  广州大学副教授

别文群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三、竞赛规则

(一)竞赛评审

大赛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每一件参赛作品进行评比。

1. 参赛作品网络初评

具体程序如下:

网络初评时间:2016年6月15日-6月29日

⑴ 形式检查:大赛赛务组对报名表格、材料、作品等进行形式检查。针对有缺陷的作品提示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修正。对报名分类不恰当的作品限期予以纠正。

⑵ 作品分组:对所有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的有效参赛作品分组,并提交网络评审专家组进行初评。

⑶ 专家初评: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组进行网评。每件作品至少指定3名专家进行评审。

⑷ 专家复审:大赛评比委员会对网评结果有较大分歧意见的作品,根据回避原则安排有关专家进行复审。

⑸ 根据作品初评情况,确定参加决赛的作品名单,于2016年6月30日在广东省高校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网站(http://gdjsj2016.aiiedu.cn/)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结束后在大赛网站上公布参加决赛作品名单并由承办单位通知参赛学校。

2.决赛工作程序

入围决赛的参赛队须按照决赛通知要求按时参加现场决赛,决赛分为现场展示与答辩两大环节。

⑴ 现场决赛时间:2016年8月下旬

⑵ 参赛选手现场作品展示与答辩程序:现场展示及说明时间10分钟,答辩时间5分钟。答辩内容为作品创意与设计方案、作品实现技术、作品特色等,并由专家进行现场提问。根据答辩情况由专家给出作品答辩成绩。

(二)奖项设置

竞赛设学生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单位奖

1.学生奖

设一、二、三等奖,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实际参赛作品数量的6%、12%、24%。

2.优秀指导教师奖

指导的学生取得省赛一、二等奖的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申诉与仲裁

大赛组委会评审委员会负责受理申诉。受理申诉的重点是违反竞赛章程的行为,包括作品抄袭、不公正的评比等。对于要求复评以提高获奖等级的申诉,原则上不予受理。

1.申诉时间。申诉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公示期内提出申诉。

2.申诉形式。申诉须以实名、书面形式提出。个人提出的申诉,须写明本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包括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地址等),并有本人的亲笔签名;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写明联系人的姓名、通讯地址(包括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地址等),并加盖公章。不实名、书面提出的异议无效。

3.申诉调查与回复。大赛组委会对提出申诉的个人或单位信息给予保密。与申诉有关的学校的相关部门,要协助大赛组委会对异议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大赛组委会在公示期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申诉人答复处理结果。

(四)竞赛结果公示

竞赛结果将在现场评审结束2日内在大赛网站进行公示。

四、其他

(一)联系人与联系方式

广州大学实验中心、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刘 洁 叶 旭

联系电话:020-39366402,13342885509,QQ:2761346227

(二)领队与选手须知

1.各类别作品只接受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赛,各类别作品报名名额限制以规定为准。

2.现场决赛期间,每校参赛队必须由1名领队带领。领队原则上由学校指定教师担任,可由指导教师兼任。没有领队的参赛队不得参加现场决赛。

3.参赛院校应安排有关职能部门负责预赛作品的组织、纪律监督以及内容审核等工作,保证本校竞赛的原创性、规范性和公正性。

(三)其他未尽事宜

1.知识产权

⑴ 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存在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或争议。

⑵ 主办单位对所有参赛作品有出版、发布及展览等权利。

2.其他未尽事宜及大赛相关补充说明或公告,请随时参见省大赛网站。

3.大赛QQ群

    为配合本次大赛,特开通QQ群,负责发布大赛相关通知通告,各校大学计算机课程负责人可加入留意相关动态。


2016年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实施报名表.docx


上一条:关于举办“2016 年(第 9 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的通知

关闭


深圳大学教务部版权所有

深圳大学办公楼教务部创新实验室219-6

电话:0755-2653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