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网
竞赛通知

关于举办2016广东第六届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的通知

 发表于: 2018-03-12  点击:[]

关于举办广东第六届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的通知

各高校及相关单位:

为全面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进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践成才的热情,鼓励学生通过对材料专业发展现状的观察、分析,结合所学的知识,研究出具有一定实际价值的创新性科学成果,促使学生成长为具有科研新意识、善于挖掘科研价值的创新型人才,将于2016年6月1日起举办广东第六届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主办单位

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

指导单位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一、组织形式

大赛设大赛组织委员会和大赛执行委员会。

大赛组织委员会是竞赛的领导决策机构,负责对本届大赛进行全面指导和监督。组成见附件1。

大赛执行委员会在大赛组织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全面负责赛事的组织与管理并协调各方资源。组成见附件2。

大赛组织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共同组建以材料界知名专家为主体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开展评定工作并保障评判结果的公平、公正。组成见附件3.

二、项目要求

可选“材料”包括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以及其他新型材料等。项目研究方向不限,比赛以项目的研究成果为评比对象,以其对材料科学做出的创新性发展贡献大小,或材料应用方面的实用性改进或创新程度为评比标准。

三、范围与对象

活动范围:

1、本届大赛采用分赛区制,共设有3个分赛区:

(1)无机非金属材料赛区(项目涉及有关无机非金属材料类型的研究即可);

由中山大学承办。

(2)高分子材料赛区(项目涉及有关高分子材料类型的研究即可);

由暨南大学承办。

(3)金属材料赛区(项目涉及有关金属材料类型的研究即可);

由广东工业大学承办。

2、本届大赛分本科生组与研究生组两个组别进行比赛。以参赛队伍中队员最高学历作为衡量标准(以2016年9月30日的学历层次为准)。

活动对象:参赛对象为省内外在籍的全日制高等院校材料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四、比赛规则

(一) 作品要求

1. 本大赛以研究成果的形式报名,力求有创新性,有实际意义,鼓励在实验室制作出成品;

2.不得抄袭,如发现有雷同作品,组织委员会查明属实,则立即取消比赛资格;

3.每个参赛队仅能提交一份作品;

(二) 比赛组队:

1.要求2至5人组队参赛,组员年级不限,每队需1名指导教师。

2.每人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队独立研究创作。提倡跨年级、跨系组队。

(三) 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奖金10000元+证书

二等奖4名,奖金3000元+证书

三等奖14名,奖金1000元+证书

优胜奖若干名,证书

优秀指导老师若干名,证书

(四) 实验经费由参赛队伍承担

五、比赛流程

报名时间:2016年6月1日—9月30日

公共邮箱:scut_clcx@163.com(密码scut_cl)可下载通知和报名表

赛区执委会工作邮箱:

无机非金属材料赛区 361120094@qq.com

高分子材料赛区 jnuclcx2014@163.com

金属材料赛区 gdutcntwxkb@163.com

(一) 组队报名:

2016年6月1日—9月30日填写电子版报名表(报名表请登录公共邮箱下载填写,并9月30日前统一发送到对应赛区执委会工作邮箱。大赛执委会将于10月1日至7日对报名表进行整理)。

文件名称统一为:学校+学院+队名+报名表(例如:华工材料A队报名表)。

(二) 提交作品报告书:

2016年6月1日—9月30日为报名队伍完成作品报告书并提交的时间,作品报告书模板可登录公共邮箱下载,并统一发送到对应赛区执委会工作邮箱(作品报告书的“资格认定”及“指导教师意见”一栏需要相关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扫描,插入到报告书中对应的位置,一起发送)。获奖证明、专利证明、论文等材料请一并发送。大赛执委会将于10月1日至7日对作品报告书进行整理。

文件名称统一为:学校+学院+队名+作品报告书(例如:华工材料A队作品报告书书)。

(三)初赛:

10月8日—10月21日由评审委员会专家进行书面评审,评选出进入分赛区决赛的队伍。

10月30日前将公布进入分赛区决赛名单,并通知参赛队伍。

(四)提交分赛区决赛作品:

11月1日—11月11日可提交作品(含作品报告书及现场展示PPT(电子杂志)及实验记录)。该作品同时作为分赛区决赛和总决赛参赛作品,请慎重对待。

作品报告书可登录公共邮箱下载填写,并统一发送到对应赛区执委会工作邮箱。

文件名称统一为:学校+学院+队名+作品报告

学校+学院+队名+PPT(电子杂志)

学校+学院+队名+实验记录

(例如:华工材料A队结题报告)。

(五)广东第六届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开幕式:

开幕式于11月26日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

(六)分赛区决赛:

11月26日为分赛区决赛举办时间。分赛区决赛采取PPT展示&评委问答两个环节,参赛队伍需要展示研究成果以及实验过程等,最终将从各赛区产生若干支队伍进入总决赛。分赛区决赛的相关事宜由各分赛点的承办院校负责。

(七)总决赛及闭幕式:

11月27日上午将在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逸夫科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总决赛,赛前将以抽签的形式决定参赛队伍的答辩顺序,然后进行各队伍的展示与答辩。每支队伍的展示采取PPT展示&评委问答两个环节,参赛队伍需要展示研究成果以及实验过程等,。评委将根据组委会的统分结果进行讨论,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27日下午举行闭幕式,闭幕式上将公布获奖名单及颁奖。

注意:

1.若1人同时参与多个组队,则该参赛选手所在的全部队伍取消参赛资格;

2.没有上交申报书或赛程中没有按时递交相关材料的队伍视为弃权处理;

六、其他事项

1.本届大赛不收取报名费及参赛费,实验和比赛费用由各参赛队伍自理。

2.有关大赛的具体事项,由大赛执委会负责通知。

3.此参赛须知的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织委员会所有。

七、大赛执委会联系方式

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路363号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办公大楼426室

联系人:罗翠纯

邮箱:gdclxh@163.net

电话:020-61086289

传真:020-37239239

邮编:510650

华南理工大学(总决赛)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华南理工大学麟鸿楼109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

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王楠熙 ,胡杭坷

邮箱:wnx070533@qq.com ,1064110234@qq.com

电话:13242833960 ,15626275646

传真:020-87110273

邮编:510640

中山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赛区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 135 号中山大学 551 栋 217 室

联系人:蒋婷婷

邮箱:36120094@qq.com

电话:020-84110399

邮编:510275

暨南大学(高分子材料)赛区

地址:暨南大学蒙民伟理工楼116

联系人:陈章平

邮箱:974877503@qq.com

电话:15626451891

传真:020-85224216

邮编:510630

广东工业大学(金属材料)赛区

地址: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广东工业大学工学三号馆235室

联系人:张琇滨

邮箱:1597367139@qq.com

电话:020-39322579

传真:020-39322570

邮编:510006

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

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日

附件1:

广东第六届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组织委员会架构

名誉主任:

梁振锋 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教授级高工

钱 春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学会学术部部长

主任委员:

刘 敏 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广东省科学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委 员:

戚文军 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秘书长、广东省科学院教授级高工

陈水挟 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副秘书长、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彭俊彪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马 强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杨国伟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李永乐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

陈振强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国林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陈 颖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院长、教授

林 军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党委书记

秘书长:

殷素红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王成新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附件2:

广东第六届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执行委员会架构

主 任:

温志雄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刘 芳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委 员:

任 力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曰理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教授

黄 睿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

容建华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材料系党总支书记、教授

屠 美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材料系主任、教授

英健文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党委副书记

胡永俊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罗翠纯 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秘书处秘书

汪 涛 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秘书处秘书

执委会办公室

华南理工大学赛区办公室

黄艳华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中山大学赛区办公室

蒋婷婷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暨南大学赛区办公室

曾庆慧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团委书记

广东工业大学赛区办公室

林焕章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团委书记

附件3:

广东第六届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架构

名誉主任:

瞿金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主任:

余其俊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颜光美 中山大学副校长、教授

副主任:

彭俊彪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杨国伟 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委 员:

高分子材料方向:

孟跃中 张黎明 高海洋 严玉蓉 刘 卅 曾幸荣 容建华 屠 美

赵剑豪 刘保华 洪浩群

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

包定华 宋树芹 李树玮 税安泽 董国平 殷素红 李 红

麦文杰 于 涛 鲁圣国 刘 振

金属材料方向:

张曰理 任 山 刘仲武 杜 军 曹姗姗 刘 英 张治国 张 鹏

李 风 胡永俊

附件4

广东第六届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报名表

课题名称


队伍名称


主体材料(请在相应选项后打√)

高分子材料赛区( ) 无机非金属材料赛区( ) 金属材料赛区( )

队伍性质(请在相应选项后打√)

研究生组( 本科生组(

队长

姓名


性别


年级


学历


学院及专业


学校


手机号码


QQ


E-mail


组员

姓名

性别

学校

学院及专业

学历

年级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
















指导教师信息

姓名


手机号码


E-mail


课题简介(200字以内)
















注意事项:

1. 报名方式:填写报名表(请登录scut_clcx@163.com 密码scut_cl下载,并于61日—930发送到对应赛区的工作邮箱)。

2. 提交作品报告书(请登录scut_clcx@163.com 密码scut_cl下载,并于61日—930发送到对应赛区的工作邮箱)。

3. 赛区工作邮箱:无机非金属材料赛区 361120094@163.com

高分子材料赛区 jnuclcx2014@163.com

金属材料赛区 gdutcntwxkb@163.com

4. 队长需由最高学历或之一担任,队长学历决定队伍性质。

5. 文件名称统一为:学校+学院+队名+报名表(例如:华工+材料+A队报名表)

6. 未尽事宜请联系:

无机非金属材料赛区 蒋婷婷:020-8411039915627862170

高分子材料赛区 陈章平:15626451891

金属材料赛区 骆翰隆:15814059022


附件5

广东第六届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

作品报告书

主体材料:

高分子材料赛区 无机非金属材料赛区 金属材料赛区


队伍性质:


研究生组 本科生组


学校名称: 深圳大学  

学院名称: 材料学院  

队伍名称:  

项目名称:  

填写日期: 2016 09 15 日 

O一六年

一、 广东第六届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报名表及申报书请按顺序逐项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

二、 格式要求:表格中的字体均为小四号仿宋体,1.5倍行距。

三、 作品申报书可登录scut_clcx@163.com 密码scut_cl中下载填写,同时可以复制。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打印。

四、 各队伍报送作品于2016930日前发送至对应分赛区的工作邮箱(作品报告书的“资格认定”及“指导教师意见”一栏需要相关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扫描,插入到报告书中对应的位置,一起发送)。获奖证明、专利证明、论文等材料请一并发送。文件名称统一为:学校+学院+队名+作品报告书(例如:华工+材料+A队作品报告书)。

五、 申报过程有不明事宜,请与大赛组委会委员联系:

无机非金属材料赛区 蒋婷婷:020-84110399、15627862170

E-mail:361120094@qq.com

高分子材料赛区 陈章平:15626451891

E-mail:974877503@qq.com

金属材料赛区 骆翰隆:15814059022

E-mail: luohanlong@hotmail.com

申报者情况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

2、本表中的学院负责人或导师意见需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

队长情况

姓名


性别


年级


学历


学院/专业


学校


手机号码


QQ


E-mail


通讯地址/邮编


组员情况

姓名

性别

学校

学院及专业

学历

年级

























指导教师信息

姓名


性别


职称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邮编


电话


E-mail


资格认定

学院学籍管理人员意见

是否为2016年9月30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中国学生藉本科生和研究生。

□是 □否

若是,其学号为:

教务员签名:

年 月 日

学院负责人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成果

□是 □否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作品报告情况

作品全称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评审、鉴定、评比、展示等活动中获奖及鉴定结果

作品所处

A实验室阶段 B中试阶段 C生产阶段D (自填)

一、作品研究背景


二、作品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作品的研究理论基础


四、作品的研究思路、内容、方案

研究思路:

研究内容及方案:

五、技术的关键和相关指标


六、作品成果


七、作品创新点


八、指导教师意见(800字以内)

导师签章:

温馨提醒:

请各位指导老师对参赛学生进行督促及管理,做好项目审核工作,让参赛学生真正动手、动脑,以达到本竞赛的初衷,谢谢您的配合!


关闭


深圳大学教务部版权所有

深圳大学办公楼教务部创新实验室219-6

电话:0755-2653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