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美国休斯顿大学举办了唯一一次SAE Mini-Indy赛车的比赛。主办这个比赛的是Dr. Kurt M. Marshek博士,他受到了Popular Mechanics(《大众机械》)杂志一篇文章的启发:用一台5马力的Briggs and Stratton发动机驱动一辆木制的小型印第赛车。他设计的比赛规则采用了Mini Baja(小型场地赛)的形式,一群学汽车工程的学生自己设计和制造“mini-Indy”赛车,搭载与杂志中一样的发动机。共有13家大学报名,最终有 11家参赛。德克萨斯大学EI Paso学院成为总成绩冠军。
三名德克萨斯大学Austin学院的学生后来修改了比赛规则,新规则保留了赛车的小型 化,但规定可以使用任何4冲程,进气口为25.4 mm的发动机。学生们想给这样的赛车起一个新名字,同时希望制造费用上有个限制。Austin学院在1984年举办了首次比赛。1985年,比赛移到德克 萨斯大学的Arlington学院举行。在这次比赛中,美国汽车工程学会负责学生项目委员会的Robert Woods博士改变了学生造车单纯参加比赛的理念,改成为SAE Mini-Baja赛制造统一规格的赛车。
1991年,通用汽车主办了首届SAE Mini-Baja赛事。第二年是福特汽车承办比赛,之后是克莱斯勒集团。从1992年之后,这三家汽车公司组建了Formula SAE比赛。这个赛事到2008年之后停办。目前这个项目由美国汽车工程学会接管。
美国大学生造车参赛这事很快在欧洲各国大学流行起来。1998年,来自美国的两辆 Formula SAE赛车与英国大学制造的两辆赛车进行了表演赛,这对两国大学生都是一次极好的切磋技艺的机会。欧洲大学将这类赛车称为Formula Student,而且不是按照统一规则制造的。欧美的比赛规则也不尽相同。

全球赛事分布
如今,全球有十多个国家举办大学生方程式比赛。美国在一年内举办三次比赛,分别在东、 中、西部举行,参赛车队100支以上。德国的FSG也能吸引全球80多所大学参赛。中国的厦门理工学院、同济大学和湖南大学从2005年开始先后出国参加 过日本和美国的比赛。2010年11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了首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共有21家高等院校参赛。
直到今日,大学生方程式的比赛还没有形成全球统一的标准,不过,大多数比赛的规则和项目是相同的,同时也有一个折算方法可以评出一个相对公认的成绩。

我国的大学生方程式规则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同时借鉴了美国SAE标准,赛车由在校学生用大约200天的时间制造完毕。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并不是单纯强调速度,学生们要在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操控性中寻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