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类开设城市设计、建筑学、景观学、风景园林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的高等院校1、 应体现对社会、文化、历史及环境的关注,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2 、有明确的设计目标和问题意识;
3 清晰地表达设计分析思路和设计思考过程;
4 、设计的调研和分析,也即其设计思维和设计逻辑应该是设计的一部分要特别体现出来,倡导创新性和独特性的符合设计目标逻辑的设计成果;5、 包含符合国家相关专业规范要求的完整的设计图纸内容;
6 、通过效果图、实体模型照片等方式客观真实地表达设计效果与设计意图;7、关注结构、材料构造、及设备技术条件等工程技术可行性问题;
8 、版面要求图文并茂、内容完整、表达清晰。 参赛作品以各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作品为主,无论设计作品实际图纸数量的多少和版面尺寸的 大小,所有交送参评的作品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不符合要求者视为无效作品,不进入终评程序。 [1] 提供 JPG 文件,包括设计说明,草图方案,主要的平、立、剖面图和彩色效果图; [2] JPG 文件数量为 10—20 页;为方便专家评审,图片尺寸为 1600 宽×1200 高(像素)(精度 72dpi);每张图片大小不超过 3M;这一部分不得出现参加院校、指导老师和学生的相关信息;[3] 设计说明应结合调研分析和设计流程进行,不单独列出;无设计说明、只有效果图的参评方案视为放弃参评; [1] 提供主要分析图和方案设计图纸的 JPG 文件:一般应包括主要的分析图、平、立、剖面图和彩色效果图。文件应为原始图,无需排版,每张图纸尺寸约为 A4 大小,精度为350dpi,数量为 10-15 张。[2] 提供相关说明文字: 1 参赛信息;2 方案设计的整体说明;3 对所有提交的出版图片文件的图注(图片命名+说明)。 1. 提供 JPG 文件,并按 A0 竖向幅面排版制作,精度至少为 72dpi,以便满足展览需要数量 不超过 5 版。请在模板中的指定位置添加参赛信息(参赛类别、学校、姓名、指导教师、作品名称)。 2. 为保证一定的参赛作品质量,各参加院校的参赛作品须由校方推荐,并提供推荐意见 没有校方组织的各院校学生可自行报名参赛。3. 为提高评审效率,各高校可以以学院、系为单位参加。各参赛单位推荐作品最多不能超 过 10 件,超过部分视为以个人名义参赛。 1. 参赛单位和个人请登陆“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官方网站 www.xuenianjiang.com,高校组织参赛选择集体注册,个人参赛选择个人注册,通过在线平台提交作品,交件截止时间7月30日。 2. 各类参赛作品经组委会秘书处分类初筛后,将符合评审要求的所有作品分送4个专业评审委员会,8—10 月进行评审。3. 参赛单位须交纳人民币 1200 元作为评审费用。不经过院校组织自行投递作品的学生, 每份作品须缴纳人民币 120 元作为评审费用。参赛院校及学生须依据活动相关信息将评 审费汇入清华大学账号,无此记录者不具备参评资格。银行帐号: 0200004509089131550汇 款 内 容 务 必 注 明 : “2016学年奖”,并注明汇款人姓名单位(未注明将⽆无法识别汇款项目)4. 请保留汇款凭证复印件。如参赛单位需开具发票,请在作品提交环节上传汇款凭证电子 文件(通过扫描或拍照获得的 JPG 格式)。并在系统中登记发票邮寄地址、邮编、收件 人联系方式。5. 参赛作品、参赛资料表格、参赛费汇款凭证电子文件,均通过在线平台完成提交。若无 法登陆网站或在线报名失败的参赛单位和个人,请按照“参评要求”提供参赛资料,并 刻录光盘,邮寄至大赛组委会秘书处。交件截止时间 7 月 30 日,以寄出作品时间的邮 戳为准(所有文件刻录前需进行杀毒,以免造成文件损坏。)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430 1. 所有参赛者文件必须齐全,否则无参评资格,作品均请按照要求署名和提供作者详细联 系方式; 2. 活动组委会有权刊登及出版、展览本次活动作品,以作宣传之用,不再另付稿酬; 3. 凡参加本活动的设计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人身权利内 容,涉及到相关法律问题,一切后果由作者自负。 4. 提交光盘的作品,在参赛表格中请完整填写作者、指导教师、院系等相关信息,以确保在评审过程中出现电子文档不能读取等特殊情况下能及时联系到本人。 5. 一件作品只能参与一个类别的评选,不接受多个类别投稿。6. 每件参评作品的作者不得多于5人,作者(设计小组)多于5人的作品视为无效作品。 7. 作品提交前请详细检查专家评审部分的电子文档已经清除作者、导师、院系等相关信息。 在评审中如发现有相关信息的作品视为自动弃权。参评电子文档严格按照参评要求提 供,不符合规格者也视为自动弃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