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作为一所年轻的大学,正处于充满活力地蓬勃发展中。参加国际性学科竞赛,对深圳大学的年轻学子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及挑战。国际竞赛能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高校的学生们同台竞技、沟通交流,这对同学们的成长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并且在同一平台上的竞技交流,可以凸显不同学校的育人层次和水平,促进教研水平的提高,扩大学校的办学知名度。
iGEM是国际性的大学生课外创新型比赛,其涉及的合成生物学是21世纪的一个新兴学科,也是生物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高度交叉分支学科。iGEM竞赛以合成生物学为基础,融合了物理、电子、医学、计算机、商业等多学科领域,旨在让大学生与各学科充分接触,在课外培养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大学生。
深圳大学iGEM代表队在2014年首次参加iGEM比赛的项目为“纤维素酶梦工厂(Alkaline Cellulase Dream Factory)”,该项目以大肠杆菌为底盘,构建了一个可高效生产碱性纤维素酶的生物机器-“超级细菌(Super Bacteria)”,旨在将该“机器”应用于废纸脱墨过程中,从而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保护环境。此外,在“超级细菌”中加入一个可控的自杀部件,以保证“超级细菌”和项目的生物安全性。在实验室进行的脱墨前期实验研究中,该“及其”能够加快纸上水溶性墨迹的溶解,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项目在决赛上收到评委的一致好评,得到参赛队伍的一致认可,荣获金牌。详见:http://2014.igem.org/Team:SZU-China


2015 SZU-iGEM参赛项目为“膀胱癌狙击手(Bladder Cancer Sniper)”,该项目旨在构建特异性识别系统:即只有在膀胱癌细胞中,两个启动子(“与门电路”)才能同时启动,翻译出相应蛋白构成完整的非天然氨基酸正交系统,这一完整的开关才能启动效应基因的完整翻译,从而促进下游细胞凋亡因子、荧光素酶、绿色荧光蛋白等效应基因的表达并行使其功能,从而构建出一个特异性的“膀胱癌狙击手”。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参赛成员们完成了一系列的项目实验,得到了完全达到预期效果的成功结果,验证了基因电路系统的可行性,成功构建出来一套能够特异性识别膀胱癌细胞的“基因工程机器”。最终在决赛现场收获一致好评,获得金牌。详见:http://2015.igem.org/Team:SZU-China


2016年的iGEM大赛已经落下帷幕,深大iGEM代表队第三次参赛征战国际赛场,与来自全世界的299支队伍进行角逐,参赛项目为“产氢魔术师-利用光控调控莱茵衣藻持续产氢”。在一年的参赛历练过程中,团队成员各有所长、团结互助,完成了一系列的挑战。从头脑风暴到设计实验项目,从实验室到深入工厂农村等地进行社会实践,到赴台湾广州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等,都表现十分优异。虽然竞赛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队伍成员面对挫折依然意志坚定,勇往直前,在赛场上积极主动,展现了深大学子的良好风貌。详见:http://2016.igem.org/Team:SZU-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