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是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以推动其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竞赛的特色是与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建设紧密结合,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以全面检验和加强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运行模式为:“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十六字方针,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积极性。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主办,负责领导全国范围内的竞赛工作。各地竞赛事宜由地方教委(厅、局)统一领导。为保证竞赛顺利开展,组建全国及各赛区竞赛组织委员会和专家组。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从1997年开始每二年举办一届,竞赛时间定于竞赛举办年度的9月份,赛期四天。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每逢单数年的9月份举办,2015年开始,竞赛时间调整到单数年的8月份进行。赛期四天三夜(具体日期届时通知)。
2015年,第十二届大赛全国共有1097所院校、12,126支队伍、36,378名大学生最终完成并提交了作品,无论是参赛院校、参赛队伍还是人数都保持了连续增长。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参赛代表队(本科组)和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参赛代表队(高职高专组)从全国12,126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本届竞赛的最高荣誉“瑞萨杯”。东南大学代表队夺得瑞萨产品应用奖。此外,大赛还评出全国一等奖273 队,全国二等奖647队。全国一、二等奖总的获奖率为7.6%。
2017年,是第十三届,全国统一竞赛开始时间是2017年8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