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网
位置: 首页 > 所有通知 > 正文
所有通知

采访港珠澳大桥工程师——柴瑞

 发表于: 2017-10-26  点击:[]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

连接着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自09年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是长约29.6公里的桥—岛—隧集群的主体工程。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


22.2107° N, 113.5716° E

201281616541475508.jpg

港珠澳大桥

Sun.Oct.21

采访

10月21日,我们访问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有幸向副总工程师柴瑞先生介绍了我们的研究项目,并邀请接受我们的采访。虽然SZU-iGEM的三名队员六点就得从学校出发,乘船去珠海,但此次采访真的不虚此行。以下是采访的对话。


new image - 0uhd6.jpg

港珠澳大桥的建造难度如何?有无专业的难度等评估分级?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A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建造难度分级标准,建设难度一般跟建设条件(环境)和建设目标有关。可以说,目前港珠澳大桥是国际上大家公认的建筑条件上和建造要求上最难的工程了。地理位置上,地处外海,离开岸比较远,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环境和洋流都比较复杂。然后环保要求非常高,因为这里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的白海豚保护区。同时这个项目本身又要求120年,非常长,国内的技术标准一般是100年。并且要在不同的区段采用不同的方案,既有桥段,也有隧道、人工岛。


new image - d5qqe.jpg

如何改进能提高到120年的使用年限?什么是提高使用年限的关键?

在项目初期,在比较使用大陆、港、澳的建设标准时,我们提了“就高不就低”的要求,所以最终决定了120年的使用年限。于是我们做了一系列研究,认为结构耐久性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如何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年限。混凝土的性质决定了裂缝是影响混凝土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我们在建设港珠澳大桥时特别注意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发生。从结构上讲,混凝土抗压不抗拉,如果桥梁结构没设计好或者各部件的尺寸有差异,导致受力不对,就容易产生裂缝。从混凝土制造上讲,水泥和水混合时产生的水化热、热胀冷缩容易产生裂缝。所以,我们很多混凝土材料的部件都是在附近的预制工厂,以很严格的标准生产出来的,采取了很多措施,将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比如监测控制原材料温度,采用加冰块、通风制冷等办法使得水化热尽快释放;也可利用传送带输送,增加散热;同时还需要加强检测每一步都把控温度;后期养护也很重要,及时洒水、盖草毯,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等等。


new image - hqs6j.jpg

一般建筑如果在投入使用后,发生裂缝,通常要如何解决?

如果有裂缝必须就要尽快处理,不同种类的裂缝有不同处理方式。一般我们的技术标准是要求0.2mm以内的做表面处理;大于0.2mm的“打针”(俗称),其实就是注浆处理,把它密封掉,不能进入空气、水,否则会锈蚀钢筋,钢筋膨胀,整个结构就会遭到破坏。提高混凝土的寿命,其实就是处理裂缝,把裂缝防止好,处理好,混凝土结构就没问题了。


Q 如何检修和探查到微裂缝呢?

A现在国内国外比较普遍的还是人工巡查,但已经开始使用高清摄影等新技术手段了;氯离子传感器也有使用,其原理是若有海水渗入,则可探查到氯离子浓度的变化。现在技术手段很多,也很可靠,可以确保港珠澳大桥的监测。


new image - ri207.jpg

那这些检修方式、修复方式的成本如何?

检修和维修的方式很多,都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本当然都不菲,但相对于裂缝可能造成的伤害而言,都不能算高。

 

Q 对我们的项目如何评价?

A无论从基因工程来讲,还是工程修复而言,你们的研究都代表着一种可能的方向和趋势。我相信一旦能投入使用,用途会非常非常广泛,前景当然看好。我前几年在国外了解过类似的研究项目,希望你们在技术上能有所突破,有产品问世,能走出实验室!也祝愿你们能取得成功!



上一条:第十八届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获奖喜讯

下一条:2017“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圆满闭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