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商道国赛赛后感想
——吴国辉
本次的商道国赛刷新了深大在此项比赛中的最好成绩,我想这不单单是我们这几个人的功劳,而是每一届深大人在商道上的付出才换回了今天的成果。我从这个学期开始学习商道,师兄师姐全程手把手的教学,把我从一个萌新培养到了全国大赛的赛场,他们真的教会了我许多,让我在短时间内弯道超车,有了与全国高手们一战的勇气,还传承了他们精益求精,积极乐观的精神。
在出发浙江之前,我们做了充足的准备,助理们反复和黄凯珊老师沟通,确定了集训的时间,出发行程和旅游及比赛物质,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学校对我们这项比赛的支持,助理和老师不仅关注我们的训练条件还特别关心我们行程中的安全问题,帮我们买好了保险和药物,甚至对于食物的喜好都非常详细地询问我们,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参加比赛的三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集训,满怀信心地踏上了国赛的行程。
7月份恰逢江南的伏旱天气,户外40度的高温着实让人感到不适,但是我们住的酒店环境很好,离比赛场地也近,有幸避开了娇阳的炙烤。我们提前一天到达嘉兴,那天晚上老师和我们几个学生一起吃了晚饭,大家都聊得非常开心,老师并没过多提及比赛成绩,从出发之前他就说过此行就重要的还是我们几个可以有所收获,当然是冲着特等奖去,拿不到也没关系,他没给我大的压力,我想这对于我们最后拿到了总冠军有很大的帮助。
在签到当天,我们来到了摩根大酒店签到,志愿者和当地的老师都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有一位工作人员还带我们到学校里面参观了一圈,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虽然面积不大,但是非常漂亮精致,他们有一栋如大厦般的图书馆确实是让人惊艳。在参观完学校之后我们回到了酒店,开始准备明天的系统比赛。
大赛分为系统和答辩两部分,96支队伍分成6个行业,每个行业16支队伍的前二名参加答辩,由于是同行业的第一第二名对辩,所以第一名在答辩中的优势非常大,系统比赛可以说至关重要了。我们比赛的前一晚上,将集训的几场比赛分成不同了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反复推演明天打的策略,当时就发现了许多新的认识,这次总结对我们那天的比赛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我们也将新的认识运用到了比赛当中,果然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整个系统比赛在前中期顺风顺水,每一期1个小时,我们30分钟就处理了决策。因为开局选对了,大部分人用了同种战略,我们就避免了激烈的竞争,四期处理结果都是行业第一,可以说很稳了。或许是有些大意,最后一年没有预料到供需比下降的幅度大过了预期,在前一年清空了库存,所以最后一期的决策非常紧张,生怕别人从后面超上来,但是毕竟前期累计的利润足够的大了,在紧张的查看比赛结果之后,我们以全行第一的成绩进入了答辩,稳住了全国特等奖,在这之前,深大已经五年没进入答辩了。
黄凯珊老师和王小汀教授知道了我们进入答辩的消息都非常高兴,而且还帮助我们一起准备答辩,系统比赛下午结束,明天早上就要答辩,时间非常的紧迫。我们三个选手都没有答辩的经验,甚至在出发集训前都没想到能进入这个环节,但是好在有黄凯珊老师,他找来了参加过大赛的廖江衡、刘靖钰、赵泽槟师兄,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一起分析数据,寻找案例,设置攻防,他们提出的观点很多都让我眼前一亮,解决了燃眉之急,黄凯珊老师的论点也非常有说服力,和我们同行的助理也参加到了答辩准备的过程中,她们负责了制作图表和寻找现实案例的工作帮我们节省了许多的时间,大家齐心协力的情景现在我都不能忘怀,一个学校能在大赛中取得成绩绝不仅仅是靠某几个人的努力,我们一群人共同准备到了凌晨3点钟,在7点起床的时候,我还收到了师兄的对于PPT的修改意见,就是他关于华为公司的案例分析,我们在场上运用了3次,成为反击对手的用力论据。
我们几个比赛那天早上都是精神饱满,在到场之后,黄老师还和我们每一个人商量了答辩内容,不断的完善措辞。那场的对手很强,不论是在系统还是辩论上,他们开场就很有气势,赢得掌声阵阵,而且在前期被拉开一定差距的情况下,和我们最后一年的分差仅剩一分,如果不是市场有利于我们,我们在系统上确实不一定赢得了,答辩也不会显得从容淡定。他们非常敏锐地察觉到了我们最后一年缺少库存的战略失误,当然我们也知道小产能大库存是他们的要害,双方对辩你来我往,也是很刺激,但是毕竟我们是深大人,课堂Pre和辩论的经验还是比对面丰富一些,最终以高于第二名0.8分的微弱优势赢得了全国总冠军。
我们这支队伍能赢并不是靠对于打商道系统的理解有多好,许多学校的参赛选手都已经是大三大四,打商道至少在一年以上了,我们接触不过一个学期,但是深大人之所以能在各个方面争夺桂冠,要得益于我们学校的组织能力和包容的精神,对很多大赛都给予了支持,还有在平时学习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要强一些的。
2017.7商道全国总决赛赛后总结
——陈钦城
赛前集训
为期一周的赛前集训,十分考验团队精神,尤其在无领队的情况下,故队员自制力要高,目的性要强,要更注重团队合作,要知道集训目的在于提高全队综合实力,切不可出现队员落后的情况,而落后者当不可气馁要奋起直追。对于还未熟络的团队,我觉得一周的时间似乎不太足够磨合,或许有位领队效果会更好。每天训练的程度大概一场快赛加一场慢赛,快赛最好一起打,或者每天有一起决策的比赛。
嘉兴问道
本次决赛在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举办,同浙位于浙江嘉兴,比赛期间嘉兴气候正值高温干旱,实在尽失江南水乡之风情,我们在午间观摩比赛场地之后便匆匆回酒店去了。比赛前夜,仔细看完比赛规则,在心里演示下比赛情形,说下大体策略,然后吃好睡好,保持良好心态。
比赛时小心谨慎,切莫忘了平时比赛所犯的错误,积累的经验此时也该搬出来用了。辅助的报表用处还是挺大的,但报表未尽之处最容易有差错,千万别自己坑了自己。本次国决中,行业局势明朗,作为3000产能的质,每年价格估准妥妥赚利润即可,而估价准确要凭个人经验和市场敏感度,这点我的队友很强。而八系业绩平平深表遗憾,分散投资或是孤注一掷各有千秋,但对于自身信心不足还是降低了风险选择分散投资,虽然押中了潜力股但不可避免的追不上倾家荡产全买中潜力股的。
比赛结束后,团队准备答辩直至夜里三点多,ppt,稿子辩和论套题这些自然要赛后才能着手去做,赛前也准备不来。当然,可以有提高效率的方法,先对六年的数据做个记录整理出来,ppt可以用到,分析比赛准备辩论套题也可用,需要记录的数据有哪些要在开始记录前就想好。对数据的分析落在如何概括全年经营情况和比赛过程中己方与对方的不足失误,经营情况简单展示公司六年来的优异成果和重要的有效决策,对于己方失误寻找合适合理的理由以便对辩中可反驳对方,实在不得已只能承认失误也要说清楚失误无法避免之理由,比如舍小利逐大利,为后期更好的发展之类,对于对方的失误灵活设置数个问题,在对辩中为对手设套。总结陈词主要突出己方优势打击对方弱势,展示发展潜力再表团队决心,最后可致大赛以感激之情。分析整理之后的发言内容要背熟,在台上能够脱稿演讲为佳,口齿不清为忌。
答辩分为陈述,对辩,答辩,总结陈词四个环节,在台上即使紧张也要装作镇定自若,说话有底气有气势,但不可盛气凌人,本人未参与对辩环节,但还是有些许想法,对辩时不要自乱阵脚,无法正面回答的问题试着绕一绕,转移话题把对手套牢。
经验总结
1.新增的股票投资部分,更加考验选手对竞争对手分析能力和对比赛六年局势的把握。当然很多时候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不过商道的“天命”有时候却把握于对手手中,反过来讲,你也可能是掌握了其他对手的命运要害。从而,有了做低利润坑股东的打法,但这样的决策恰似贴牌市场堵货的打法,也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是好是坏,还得视情况而定,最大的前提莫过于能保证最后的得分,不至于与对手拉开太大差距。由于八系是新增板块,各种情况也还未尽数知晓,其中是否有决策蓝海还需更多的比赛经验。
2.打款更注重当年,如何撑过当年如何在春天争利润夺魁,而打质似乎更注重全局,怎样的决策能累积最多利润在六年中赢得高分,在春天不至于被超越。当然,市场形势起最终的决定作用毋庸置疑。
3.打质可以说是得财务得天下,打贴牌为资金回流,贷款不多贷,发股赚价差这些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财务状况,财务真的需要重视。
4.演讲和辩论都需要足够的训练,这是我们集训时缺少的部分,还有平时需要多关注商业动态,在准备案例时才不至于无从下手。
个人感想
商道是我接触过的系统中最喜欢的,一开始遇到的那种咸鱼翻身的刺激感十分难忘,也还记得刚开始玩那时虽惨败却还是满心欢喜压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当时觉得与商道相遇恨晚,而走到现在能有这样的成绩我实在是三生有幸,有幸遇到商道遇到队友们。
商道不同于其他赛事之处在于其具有的人情味,多少道友相识相知,多少师徒情义深重,他们可能南北相向距若天涯,却又心系商道如亲如故,当时在颁奖现场真的有人为道友获奖而潸然泪下,而我在比赛中也受到了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帮助,黄老师在答辩之前还给予我指导与帮助,我觉得这正是商道精神,商道是道友们的信仰,是无数人不可忘的情怀。
2017商道总决赛总结
——卢绣帆
商道总决赛结束了。这次国赛,可谓磨练与坚持并存,收获与惊喜共在,很庆幸自己在大二就能得到这样难忘的经历。两天在国赛舞台上的表现,对我来说,是大二一年台下的成长与努力,更是一年来师兄师姐的不断给与支持和帮助的结果。
赛前集训的一周里,我们以每日一场团队快赛+每周两场个人慢赛的训练强度进行训练。在快赛结束后,我们会对六年运营数据加以分析,并以书面的形式总结归纳比赛,提出每个情况下更优的解决方案。在比赛期间有疑问时,则优先对内讨论,再求助师兄师姐或商道道友。从中午十二点到晚上九点,我们在快赛、慢赛、赛后总结之间不停重复。这一周里,我们的训练进行得并不顺利,系统排名总是在第六到第八之间徘徊,竞技状态不太稳定,这与我们定下的目标保一争特(保一等奖争特等奖)还有一些差距。我们尝试了请师兄回来指导总结、最后一天停训调整状态的方法,任何一种方法的尝试,都希望能让大家心态更加平稳平静。集训期间大家情绪都比较平稳,虽然期间也有低沉的时候,有拿不定最终经营方案(高款或高质)的时候,有犯低级错误的时候,但无论每场快慢赛结果如何,幸亏我们都能做到坚持并规律训练。同时,也感谢两位助理,安排好了一切物资和行程,让我们能够专注于系统训练。
21日我们从深圳出发,乘坐10小时高铁前往浙江嘉兴。当天晚上,我们三位选手做了一次决赛前总结,将之前打的比赛横向比较,总结出三种情况(撞款、撞质、中款中质)的基本打法。国赛结束后再往回看,这次总结对我们这次国赛赛前找回竞技状态帮助相当大,同时,温故知新,我们也在总结中发现了新的一些规律。
22日是开幕式和正式系统比赛,我们遇到了中款中质局面:没有撞质局面艰难,但也很难把控。我们按系统操盘、使用报表、最后拍板进行分工,每期大约45分钟结束,剩余15分钟检查是否有低级错误。让我们觉得意外的是,国赛的竞技难度会比平时茶馆训练低一些,放松心态,走好每一期,避免犯低级错误最重要。
在得到系统行业第一,晋级决赛答辩后,22号晚我们开始准备答辩。由于前期没有特意对答辩进行训练,因此我们必须在一个晚上把一切都准备好,时间很赶,但好在有校内决赛答辩的经历和往届国赛的资料,让我们有了一些基础和参考。晚上黄老师过来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框架,捋顺了整体思路,这让我们的准备进程效率高了不少。很多很难回答的问题靖钰师兄、江衡师兄、泽斌师兄也热心地为我们提供了思路。答辩由经营结果演示、对辩、提问、总结四个环节构成,在讨论基本思路后,国辉钦城负责对辩提问的问题准备,钦城负责总结陈词,我负责演示ppt制作,两位助理根据国辉钦城的需要帮忙搜索现实案例。在这样的分工下,我们在凌晨三点将答辩准备完毕,踩着deadline休息,养足精神。
23日,答辩开始。答辩环节团队精气神很重要,首先是服装的准备,一定要西装上场,着装统一。其次是气场,演示、辩论、总结时声音底气要足,在气势上压倒对手,但不可咄咄逼人,不尊重对手、答辩场上人身攻击是禁忌。顺着老师和师兄们的思路,22号晚上准备的很多资料都用上场了。最终我们幸运地拿到了答辩第一的好成绩。
在写这份总结时,一直很感激自己有机会接触到这个比赛。半个月前,还在担心是否能拿到一等奖,而真正在国赛舞台上时,都得以最好的状态往前冲,力求拿到能力范围最好,没有退缩的余地。不想结果如何,而尽力展现最好的状态,这样的心态相信对自己未来在做其他事时也能适用。
都说成功=运气+努力,而我认为成功是运气、方法、坚持、资源的综合结果。赛后黄老师也说:“要习惯优秀。”虽然目前还达不到优秀的水平,但朝着优秀继续奋斗,是商道给予我的一个方向及肯定。商海论道,这次国赛是商道生涯的一个终点,也是另一个开始。无论如何,很感激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有机会能在大学第一场比赛里不留遗憾。
助理随行小记
——潘丹琦
Ø出发前准备
距离国赛一个月前才定了参赛选手,时间是很紧迫的,又临近期末考,就各自投入到复习中,毕竟比赛于学业要两不耽误。期末考后立即开始准备。
(1)与参赛者进行沟通,准备好比赛所需资料和物品
(2)提前准备好途中食品及药品
(3)为老师和所有人员购买保险
(4)确定往返时间购买车票
琐碎的事情挺多的,但也因此可以养成细心处事的态度,尽力为参赛者营造更良好的条件。
Ø比赛期间小事
助理在比赛期间相对较空闲,不过要熟悉比赛各事务时间,做好日程安排。
(1)拍照和录视频,留下比赛的精彩瞬间,也是为后期写公文通和推送准备材料
(2)提前备好午餐,节省吃饭时间,使参赛者可以更好地进行讨论
(3)协助参赛者,提供所需案例,提出建议
(4)记录赛间资料数据,为以后参赛者提供资料
即竭力做好两个方面,为现在的参赛者提供最大的帮助,为未来的参赛者提供最全的准备。
Ø赛后资料整理收集
比赛结束后助理的事务也基本结束了,余下的就是对所有的资料进行整理收集。
此次随行感悟:或许助理在比赛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有机会出去外面见识国赛的场面,很是感谢。到如今答辩场面仍久久难忘,印象至深,影响至大。颁奖典礼与参赛者共同紧张的心情,期待结果,当听到那声“深圳大学”,那种兴奋的心情,是身为深大人的自豪,也为你们的辛苦努力喝彩。比赛之路艰辛,从校内赛、大区赛、半决赛、名额争夺赛才选定国赛人选,大家都感同身受,最终参赛者夺得最高的奖项,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深圳大学的实力,也用自己的实力树立了优秀的榜样给予下一届奋斗努力的目标。作为观看全场的我们,很幸运参与其中见证你们的精彩瞬间,你们真棒!
随行感想
——陈琳
很荣幸能作为一名助理和深大代表队前往国赛现场,也热烈祝贺我校代表队拿下全国总冠军。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从ERP学员班培训到校内选拔赛,大区赛,半决赛,直到全国总决赛,努力和艰辛历历在目,能有今天的好成绩离不开队员的自身努力,学校老师的指导还有学校的大力支持。
期末考试后队员们就开始赛前准备,参赛选手每天都报一两场网赛,在老师的帮助下,助理准备后勤工作。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尽量让我校选手能有最佳状态参加比赛。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答辩现场,面对咄咄逼人语气强硬的对手,我校选手表现得毫不怯场,有理有据得与对手唇枪舌战,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表现出彩。敏捷的思维和突出的应变能力是这个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所认可的,也是我要学习的。
商道这个比赛项目,本着创新创业的理念,让学生所学知识有个实践操作的平台,还可以认识各地的道友,确实是大有裨益。但是,我发现参加的学校很少是985211的名校,都是一些普通本科,这样看来这个比赛并不是实质上的全国性的比赛,参赛者水平有所限制,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奖项设置也宽松了一些,只要是参加了大区赛以上的学校团队几乎都能有奖项,含金量一般,我希望主办方能更加规范参赛流程以及比赛选拔制度,使之上升到真正全国性比赛的水平。
此次之行,还有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王老师自己的故事,从考研到读博以及出国,他的经历让我明白人生中的每个选择都需要自己仔细斟酌之后来决定,然后再毫不犹豫的去执行,年轻的时候就要去大胆的去闯,时光易老,不等人。
我的感想就是以上这些,再次感谢学校和老师还有出色的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