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老队
我们是特·老队,来自深圳大学,很幸运闯入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的决赛——仿佛昨天我们还在赶着初赛作品,今天就来到红旅决赛采风的报到地点成都。
特·老是特区、老区之意。我们的使命是把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理念、特区精神推广到以邓小平为旅游主题的革命老区,进行旅游精准扶贫。初赛作品名称是“小平,您好!”,产品策划地点选择在广西百色及周边。邓小平的第一次戎马生涯就在这里,留下了他在革命时代中的重要足迹;而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则是邓小平在和平经济建设时代的一大创举。百色与深圳,彰显了邓小平为中国所作出的贡献,二者遥相呼应。作为深圳特区的人,我们对邓小平及革命老区的人民是怀有崇高敬意的——时代的和平,归功于他们在革命时代的英勇抗战;作为深大学生,我们对邓小平是怀有感恩之心的——深圳的繁华,深大的兴起,无一不是归功于邓小平的厚爱与远见。
这次决赛,我们延续了“小平,您好”的主题,在走访了深圳与百色——邓小平在经济建设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战场”之后,怀着崇敬之意,走进邓小平故里——四川广安。
此次前往采风地,我们团队选择了火车硬卧这一交通工具。从深圳到四川成都,四十多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看着一批批旅客到达目的地下车,新的旅客上车,而我们始终得坚守在火车上。也许是凭着对邓小平故里的向往之情,我们一下火车,便抛开了在火车上的压抑,在清晨细雨中激动地奔赴报到地点。
Day 1
7月24日晚,所有团队成员聚集在红星酒店聚餐。饭桌上,当听到别的参赛团队来自211,985等知名院校时,我们感到了压力。但压力没有成为我们的阻力。第二天在四川大学开展活动启动仪式时,国家旅游局红办副巡视员张岩等的讲话使我们大有所获。远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就算是暑气逼人,我们也要远行,为老区贡献一份力,做一件让自己以后回忆起来能感到自豪的事。在这一信念的支撑下,队员们抛开此次比赛的竞争有多激烈的顾虑,互相鼓励,拼尽全力,要为老区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Day 2
第一站,我们来到资阳市乐至县孔雀乡,刚一下车,就惊诧于精致的别墅设计和统一的装修风格。队员开玩笑地说:“这里人们的居住条件比我们还好呢。”孔雀乡负责人说,现在这里的乡民平均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都不在这里住了,转而在县城买房。把产业交给合作社,统一运营管理,取得红利。这里的人们是幸运的,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合作社,在发展种植农业的同时,发展农业观光、农业体验等旅游。说实话,这里的先进的农村改造模式,令我们赞叹不已,有些地方是值得深圳学习的。孔雀乡的绿化环境很好,在行走中,我们偶然遇到了深圳市的市花勒杜鹃(三角梅),更加觉得亲切。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陈毅故居。陈毅故居有一种静谧、庄严之感。故居里最大的亮点便是科技手段的运用——利用全息投影展现陈毅与江苏省军政当局谈判合作抗日的场景,引人入胜。在陈毅故居中,印象最深的是投影中展示的,陈毅被敌对势力围困在山中,敌人放火烧山,写下脍炙人口的《梅岭三章》。陈毅本已做好慷慨就义的准备,天顿时下起大雨,浇灭大火,陈毅得救。也许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吧。
在陈毅故居,队员张一帆接受四川当地媒体采访。张一帆告诉记者,深圳从一个边陲渔村发展成为一座美丽繁荣的现代化城市,饮水思源,立足特区反哺老区,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策划出更好方案,把广东珠三角的人“引”到川东地区旅游。

Day 3
到达邓小平故居,我们十分激动。一路走来,我们团队到深圳莲花山瞻仰邓小平铜像,再到广西百色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纪念馆回顾邓小平建功立业的历史,今天终于来到邓小平的故里,了解邓小平的一生。邓小平三起三落的跌宕人生与乐观精神,深深地震撼到我们。邓小平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都表现出超人的智慧与英勇的品质。在展馆中印象最深的是,邓小平三次受邀却不回广安,一方面是因为他工作繁忙,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愿意惊动当地群众,不愿意给家乡添麻烦。我们为邓小平这种“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怀所感动。在邓小平缅怀馆,我们还了解到他生活的一面。他喜欢下棋,他喜欢游泳。邓小平游泳的视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喜爱大海、执着的邓爷爷形象。从“海阔天高”的影视资料里,我们在宁静中感受到了他的质朴情怀与深情厚谊。

离开小平故居,我们来到广安白坪飞龙乡村度假区,这是此行中第二个乡村旅游景区,可见乡村旅游是川东的一大特色。正午时分,骄阳似火,“热”情洋溢,大家头顶烈日,脚踏“热”土,来到参观景点。
在规划馆内,通过讲解和视频图片资料,大家都沉浸在当地宏伟的规划目标和先进的规划理念之中;在《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故居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艰苦风斗的作风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以庭院经济为特色改造的农民院落——“下坝记忆”农家乐里,我们切身体验到川东民居的历史风貌;在“花儿开了”乡村酒店,我们探访了设施完备、服务周全的乡间别墅;在“竹丝画帘”馆,我们看到被奉为国礼的精美的画作在巧手中诞生。参观后,我们心想倘若景区能提供让游客亲手作画的体验活动,相信能够更好地宣传和推广这门传统手工艺,使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活力。
被誉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的白坪飞龙乡村度假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几个小时下来,我们仅是走马观花游览部分景点,但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沿途所见所闻已经让队员们进一步了解这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魅力,并深受震撼。据讲解员透露,当地村民的的人均收入比城镇居民高出百分之三十,村民们安居乐业,共享改革成果,这使我们不由赞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无限活力和优越性。同时,也让我们思考此处发展模式能否复制到中国其它省份的农村地区,从而惠及农村大众。
Day 4
一大早,我们便驱车前往被郭沫若誉为“天下第一雄山”的华蓥山。之前就有听闻,世纪伟人邓小平之所以刚柔并济,是因为故乡的渠江水造就他的柔,华蓥山锻造了他的刚。我们对这座锻造了邓小平刚毅性格的雄奇山峰充满期待。在景区内,我们先是参观了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馆内丰富的展品谱写着华蓥山游击队与国民党反动军警和地方武装顽强抗争的壮烈诗篇。双枪老太婆的不朽传奇以及无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铸就了万世不朽的红岩精神。行走在纪念馆中,时时处处能感受到共产党员钢铁般的意志。

我们行走在当年游击队穿梭的曲折小路上,穿梭于游击队藏身、储粮的石灰溶洞里,呼吸着先烈们曾经呼吸过的空气,头顶着先烈们曾经仰望的天空,脚踩着先烈们曾经勤奋耕耘的土地。山间火红的花诉说着那段烽烟袅袅的岁月,峥嵘的山石见证着时局的斗转星移。
行程的最后,在双枪老太婆的雕像下,我们参加了建军90周年纪念活动。老师同学们用手中的笔,写下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红岩寄语,为此次华蓥山之行画上了圆满句号。
随着特·老队红创行的推进,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邓小平伟人情怀和四川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希望能发挥本团队的创意,为小平故乡的旅游发展贡献一份力。回首四天走过路,我们在心潮澎湃的同时,感恩之情也油然而生。没有国家旅游局、国家旅游局红办、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的大力支持,没有所有为了采风活动顺利进行而默默付出人们,就没有本次活泼且充实的采风活动。怀着感恩的心,怀着特区反哺老区的情,特·老队一定能够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