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国土开发
1979年的深圳,土地基本没开发;1990年的深圳,关内开发如火如荼、关外刚开始起步;2010的深圳,迈出了特区外扩、关内外一体化的脚步;在新的发展阶段的今天,深圳国土开发强度已接近50%,城市的土地资源较为紧缺。
(二) 建设用地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增加,深圳面临着土地、水等资源紧缺的形势,城市剩余可建设用地不足140平方公里。为此,城市建设用地确立的严控增量、优化存量的思路正逐步贯彻实施。
(三) 城市规划
1986年的特区规划中,确立了多中心组团带形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用地规模约122平方公里。1996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将城市规划区拓展到全市域,确立了以特区为中心,以西、中、东三条放射发展轴为基本骨架,轴带结合、梯度推进的组团结构,适应了高速增长阶段城市空间拓展需求,规划用地规模约480平方公里。2010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确定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西、中、东三条发展轴和南、北两条发展带为基本骨架,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空间结构,建设前海、福田双中心以及建设光明、坪山等四大新城,全市规划用地规模约90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