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取得阶段性进展,近期有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论文发表:
1、材料学院黄传威博士在国际著名材料科学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综述文章《Negative Poisson’s ratio in modern functional materials》(DOI:10.1002/adma.201601363)。深圳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黄传威博士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该文首次系统的总结了负泊松比材料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包括元素掺杂,界面应变,微观结构等调控材料泊松比的方法。最后阐述了材料中各类负系数特性(负泊松比,负热膨胀以及负压缩性)以及他们之间可能的共存现象,并提出了负泊松比材料的潜在研究方向和调控泊松比的新方法。《Advanced Materials》最新影响因子为18.96,在中科院分区大类(工程技术)为1区期刊。
2、材料学院Florian J. Stadler教授受《NPG Asia Materials》杂志邀请为《Nature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Solvent-free, supersoft and superelastic bottlebrush melts and networks》撰写科技快讯文章(Research Highlight),文章已发表在《NPG Asia Materials》2016年第八期上(doi:10.1038/am.2016.69)。本文作者共两名,分别是材料学院的Florian J. Stadler教授和杜冰老师,深圳大学为唯一作者单位。《NPG Asia Materials》是Nature集团刊物,最新影响因子为10.118,在中科院分区大类(工程技术)为1区期刊。
3、材料学院陈仕国教授课题组、生命与海洋学院的王江新教授课题组和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黄鹏教授课题组合作,在棉纺织品抗菌整理改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成果《Durable Antibacterial and Nonfouling Cotton Textiles with Enhanced Comfort via Zwitterionic Sulfopropylbetaine Coating》发表在《Small》(DOI: 10.1002/smll.201600587.)。深圳大学是第一单位和第一通信单位,陈仕国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王江新教授和黄鹏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Small》是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一流期刊,影响因子8.368,在中科院分区大类(工程技术)为1区期刊。
深圳大学材料学院
2016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