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五年四月二日,在“世界自闭症日”这一天,金钟音乐学院师生在南山文体中心聚橙剧院参演与观看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公益演出——星星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的乐手们都来自爱特乐团——国内首家自闭症患者乐团,该乐团2013年底在深圳成立,是由具有音乐潜能的自闭症青少年组成,2014年起由深圳关爱基金动听102爱特基金资助并开设公益音乐培训班,让更多的自闭症青少年受益。

(音乐会现场台下观众挥舞着蓝色荧光棒)
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它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每166名儿童中就有一名患有自闭症,深圳的自闭症发生率更高达1.32﹪,自闭症将伴随他们终身,而且目前并没有显著的治疗手段。但上帝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很多自闭症患者虽然在社交方面有障碍,但自闭症患者在数字和艺术领域往往天赋异禀。例如英国自闭症天才画家史蒂芬·威尔特希尔,乘坐直升机在半空鸟瞰20分钟,只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将一座纽约市的全景完整地展现在一幅画卷上,展现了在绘画领域超乎常人的天赋。
深圳,这个年轻温暖有爱的城市为他们开辟出另一片天地,让他们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徜徉,找寻自我。音乐打开了他们心灵的一扇窗,窗外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崭新的舞台。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就好像一颗颗隐形的特效药丸,潜移默化地改善着他们的病状,甚至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有了极大的进步。在这里,他们不再孤独。

(贝贝在演奏中)
爱特乐团的乐手们年龄不同、精神残疾等级不同、爱好与特长不同,但内心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向,那就是音乐。这场音乐会的乐手有:贝贝、涵涵、艺豪、谨榕、邝石、海洋……其中出镜率最高的贝贝(化名)已经31岁了,精神残疾1级,20岁开始学习钢琴的他五年后拿到十级证书。当他手指触碰到琴键的那一瞬间,他那无比兴奋的笑容好比璀璨的烟花一样盛放在每个人的心间,他弹奏的每一个音符都撞击着着我们的心灵。生命的纯粹、坚强仿佛是一道光,温暖着所有人。
在正常的乐手眼中,合奏并非易事,而对于爱特乐团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音乐会上,观众们享受在他们整齐默契的演奏中,看着他们专业的演奏姿态,很难想象为了教会他们懂得配合,家长与老师付出了多少心血,他们又磨练了多长时间,听着听着,充溢心间的尽是满满感动……

(爱特乐团演奏中)
2014年年底,金钟音乐学院的关慧文老师和赵久峰老师接触到了爱特乐团,这些陶醉在音乐海洋之中的精灵们感动了他们,他们决定在其公益音乐培训班任教。当问到授课的难点时,赵老师回答道——“互动”。是的,虽然这些小精灵们有他们自己的世界并筑起了厚厚的围墙,但是音乐搭起了彼此爱的桥梁,让他们不再孤独。
音乐会上,金钟学生会会长王颂民同学、副会长陈冰同学与自闭症患者王玉(化名)共同演绎了经典曲目《月亮代表我的心》,王玉在陈冰同学柔和流畅的钢琴伴奏下卸下了紧张情绪,与王颂民同学合唱了这首歌,以此献给自闭症患者伟大的妈妈,歌声中一字一句饱含的浓浓的爱与深情使人动容。

(陈冰钢琴伴奏,王玉与王颂民演唱中)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人气学员,同时也是赵久峰老师学生的刘雅婷也参加了这场音乐会,她与小童星一起演唱了一首原创歌曲《美丽的我》, 充满爱心的雅婷表示自己也十分关注自闭症儿童,希望写一些关于他们的歌从而使社会更加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

(中国好声音学员刘雅婷与小童星演唱中)
星星音乐会临近尾声时,爱特乐团与义工们合唱《感恩的心》回荡在整个剧场,此时自闭症患者贝贝(化名)将自己创作的一幅画送给一直关注并给予爱特乐团大力支持的爱心人士们,全场回荡着热烈的掌声。

音乐会虽落下帷幕,但爱永不止息。爱特乐团不会孤独,因为金钟有爱,因为深圳有爱。金钟音乐学院院长杨士春教授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他表示金钟音乐学院要组织师生定期与这些特殊的小精灵们通过音乐交流互动,要将对爱特乐团的公益培训长期的坚持下去,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技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可以凭借音乐走出社会,自食其力。

(杨士春院长与市委宣传部领导等合影)

(音乐会义工—— 金钟14级学生合影留念)
(图文 金钟音乐学院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