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感受“潮州七日红”,领略潮州文化魅力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深大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


2020年12月19日,时间不知不觉中又来到了一年的年尾,信息中心同仁一行50余人,在中心领导邱妙芳书记和秦斌、江魁副主任的带领下,踏上开往潮州的高铁,开启了两天的党建学习和工会活动。党员们、工会会员们在涵碧楼前感受了革命火种在潮汕大地播撒的“潮州七日红”,在潮州古城探寻和领略潮州陶瓷、刺绣、茶艺、美食等博大精深的潮汕文化魅力……

党员们来到涵碧楼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锤炼。涵碧楼坐落于潮州西湖之畔,面对一湖碧水,背倚苍翠的青山,“涵碧”的芳名由此而来。这是一幢小巧别致的二层小洋楼,在潮汕大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挺进潮汕。9月23日,起义军进入潮州城,二十军第三师司令部设于涵碧楼,第三师师长周逸群在涵碧楼指挥战斗。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澎湃、郭沫若等领导人曾在此联合军事部署,将革命火种播撒延续到潮汕地区。在涵碧楼前的红棉树下,周恩来等起义军领导人向群众演讲革命道理,鼓舞工农奋起斗争……9月30日,起义军撤出潮州城。驻守潮州期间,起义军建立了存在7天的红色政权——潮安县革命委员会,与农、工、商、学、妇等各界群众团体并肩战斗,潮州人民亲切地将这段历史称为“潮州七日红”。

在瓷都博物馆里,全体同仁兴致勃勃参观了展出的各式陶瓷作品,有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的巨幅浮雕壁画《清明上河图》,有邓小平当年送给朝鲜金日成主席的三层“友谊通花瓶”同款的国礼瓷,以及“春色”、“堆塑系列通花瓶”、“堆金牡丹花瓶”、“双龙戏珠”等作品。博物馆里的展品琳琅满目,异彩纷呈,让人叹为观止,目不暇接。

潮州陶瓷中的通花瓷花,以雕镂精细的镂空技艺、配以捏制的各式瓷花,以玲珑剔透之美而独步瓷坛,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潮州陶瓷是广东省著名的传统制瓷工艺之一,根基深厚,在中国的陶瓷行业具有重要地位,是广东宋代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一环。

参观完瓷都博物馆,又来到饶宗颐学术馆参观。在潮州古城区的下水门城脚,有一座被誉为“翰墨书香”的饶宗颐学术馆。饶宗颐先生,字固庵、伯濂,号选堂,1917年出生干潮州城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聪颖好学,在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先生笔耕不缀,学富五车,涉猎的学科主要有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书画艺术等,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经学家、考古学家、古典文学家和书画家、翻译家。

在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饶宗颐先生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创造力,孜孜不倦,筚路蓝缕,在学术和艺术领域中,取得许多引人瞩目的成就。他懂八种文字——包括相对于当地人也近乎是“天书”的巴比伦古文和印度古梵文,破译了世界级的学术难题,先后在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讲学,拥有世界多个国家语言的教授、研究员、院士等头衔,“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季羡林教授语),被誉为“北钱(钟书)南饶(宗颐)”,是真正的学界泰斗和国学大师。

党员们、工会会员们来到今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过的牌坊街,三三两两,沿着总书记走过的路漫步前行,用心感受,时而拍照留念,时而进店观摩,边走边看街道两边的风景,留下一路欢声笑语。

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潮州城历史上曾是粤东的政治中心,入宋以后,人材辈出,人文荟萃,明清二代在潮州城建立了众多牌坊。清末民初,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引入广东,太平路、东门街也渐次改造成骑楼式商业街,并与明、清石牌坊共存,形成了国内独特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因牌坊集中于太平路上,多为横跨路面的二柱一门,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气势非凡,故被誉为“牌坊街”。

在牌坊街,党员们还参观了潮州刺绣展览。潮州刺绣简称为潮绣,与广州刺绣(广绣)齐名,均为粤绣的代表,粤绣与苏绣、湘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粤绣历史悠久,是潮州传统民间工艺之一,其最大特色是具有立体感,常常呈现象浮雕似的艺术效果,构图饱满,手法精湛。

第二天上午,全体同仁来到潮州城东门外的湘子桥上,只见湘子桥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景色壮丽迷人。湘子桥又称广济桥,它集梁桥、拱桥、浮桥等形式于一体,结构别致,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湘子桥初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当地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全体同仁接着参观韩文公祠。韩文公祠是当地民众为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而兴建的祠宇,它背靠韩山,面临韩江,倚山面水,环境清幽。韩愈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因犯言直谏,被贬为潮州刺史。在潮七个多月,他并没有因为被贬而消沉,而是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爱民之心,在潮州劝农兴学,驱鳄释奴,传播中原地区先进发达的农业文明,选拔潮州的优秀人才加以任用,为民众所歌颂缅怀,以至山水易姓为韩,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将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韩愈因诗赋篇章而得以青史留名,因建功立业而得以光照史册。

“潮州行除了品美味长身体,更重要的收获是涨知识”,这是不少参加此次潮州行的老师们的共同感受。潮州,我们来过;潮州行,不虚此行。只是两天的旅程太过短暂,信息中心全体同仁沉醉于山清水秀的潮州美景和源远流长的潮州文化当中,流连忘返,依依不舍中踏上归途。(注:本文有部分资料摘自百度百科)